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受审人员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对中国和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这次军事审判的重要法律依据是( )
| A.《凡尔赛和约》 | B.《洛迦诺公约》 |
| C.《国际联盟盟约》 | D.《非战公约》 |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 | 土地改革 | B. | "一五"计划 |
| C.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D. | 人民公社 |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 | 武装革命 | B. | 无产阶级革命 |
| C. | 民族革命 | D. | 国民革命 |
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 | 中书省 | B. | 内阁 | C. | 军机处 | D. | 礼部 |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 |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 B. |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
| C. |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 D. |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 |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 B. | 增加赋税收入 |
| C. |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 D. | 保护小农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