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
中国 北部 |
中国 西北 |
长江 上游 |
长江 中游 |
长江 下游 |
东南 沿海 |
两广 地区 |
云贵 地区 |
共计 |
1843年 |
4.2 |
4.9 |
4.1 |
4.5 |
7.4 |
5.8 |
7.0 |
4.0 |
5.1 |
1893年 |
4.8 |
5.4 |
4.7 |
5.2 |
10.6 |
6.4 |
8.7 |
4.5 |
6.0 |
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
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
C.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
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自发的伟大创造……。”此段引文评价的“这一制度”应该是
A.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
从1956年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完成了农村的土地改革 ②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③基本实现石油的自给④形成了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表是1953~195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与此情形出现直接相关的历史因素有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④八字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B.正确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C.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 |
D.体现了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
右图是当时上海工商业界代表荣毅仁(右一)等向国家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时的照片,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该照片最有可能的拍摄时间为
A.1950~1952年 | B.1953~1956年 |
C.1956~1965年 | D.1978~199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