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
|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6e-+3H2O=IO-3+6H+ |
| C.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 |
| D.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
常温下,运用电离理论做出的预测正确的是
| A.测定某二元弱酸钠盐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B.稀释0.1mol/LCH3COOH(aq),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
| C.在20.00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HCl与CH3COOH混合溶液中滴加0.200mol/LNaOH溶液至pH=7,NaOH溶液体积一定小于20.00ml |
| D.pH=8的碱性溶液中一定没有CH3COOH分子 |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最高价含氧酸酸性:X<Y | B.X、Y、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
| C.W可形成双原子分子 | D.M与W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共价键 |
常温常压,将7.8g的Na2O2加入足量的1H218O中,反应完全后,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 A.转移的电子数是0.1NA | B.反应后液体质量减少1.6g |
| C.生成的气体中含有0.8mol中子 | D.生成气体的体积是1.12L |
下列实验目的能实现的是
黄铜矿(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其煅烧产物Cu2S在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2Cu2S + 3O2 →2Cu2O + 2SO2……① 2 Cu2O + Cu2S →6Cu + SO2……②。则
| A.反应①中还原产物只有SO2 |
| B.反应②中Cu2S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
| C.将1 molCu2S冶炼成 2mol Cu,需要O2 1mol |
| D.若1molCu2S完全转化为2molCu,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