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 |
B.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
C.一块稻田中所有兰化螟幼虫、蛹和成虫组成一个种群 |
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决定的 |
如右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 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 )
A.17 | B.12 |
C.18 | D.23 |
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正值表示CO2吸收)
光照强度(klx) |
2.0 |
4.0 |
6.0 |
8.0 |
9.0 |
10.0 |
CO2[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
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
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二氧化碳又吸收氧气 |
D.超过9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
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O2浓度过低 | B.O2浓度过高 |
C.CO2浓度过低 | D.CO2浓度过高 |
某中学生进行以下实验: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2%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稀释10倍的唾液和不稀释的唾液,再分别滴入一滴碘液,37℃水浴恒温条件下,观察蓝色消失所需时间,结果所需时间几乎相等。这项实验的目的是( )
A.证明唾液含有淀粉酶 |
B.证明淀粉遇碘变蓝 |
C.证明淀粉酶具有高效性 |
D.证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
下图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
B.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
C.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 |
D.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水和矿质元素的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