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钱学森》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说明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去年的树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儿:“小姑娘,请你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个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鸟儿来找树,没有找到,又去了哪些地方?最后有没有找到?
(2)想一想树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填在下面的括号里。(3)
树()()()灯火
(3)鸟儿为什么要唱歌给灯火听?(2)
(4)左右两边的句子怎样连起来才恰当,在它们之间画上线。(5)
①人类学家说 a树林是绿色的疗养院
②艺术家说 b树林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③经济学家说 c树林是人类的乐园
④生物学家说 d树林是生命的摇篮
⑤医学家说 e树林是绿色的银行

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奏。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5000元。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那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美妙的声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把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了异常美妙的声音,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那把宝贝乐器的魅力时,音乐家突然转身来,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击一下,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静。此刻摔碎的并不是5000元的小提琴,而是1元6角5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5000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次登场,如刚才一样,美妙的音乐悠悠而起……
这时,观众就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值,而是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从文中选择4个四字成语,正确工整地写在下面。(2)
(2)填上恰当的词语。(2)
高贵的()专心()
美妙的()发出()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下面有几种理解,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①好琴与不好的琴都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②好琴与不好的琴,要通过比较才能分得出来。()
③看一个艺术家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他的技艺,而不是看他使用的乐器。()

生活在加利福尼亚附近深海中的软体海洋动物——水母,触须有人的手臂那么粗,每只重达60公斤 ,肌肉比生活在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壮有力。这是为什么呢?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与这些水母为邻的居然都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如:虎鲸、鲨鱼等。为了躲避这些凶猛的动物,水母不得不快速逃命,每天的快速游动使它们的身体越来越强健。
*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生活在加利福尼亚附近深海中的水母身体强健最直接的原因是()。
它与虎鲸为邻。
它躲避凶猛的动物。
它每天快速游动。

猫头鹰
夜幕降临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这时候,野鼠出来觅食了;猫头鹰蹲在树干上,圆睁着大眼,左顾右盼,在寻找野鼠的踪迹。
猫头鹰那副长相真怪:长着一副猫的脸盘,眼睛老是睁得大大的,像两个玻璃球嵌在脸上,连那黑褐色的羽毛斑纹也有点像猫,因此人们叫它“飞猫”或“猫王鸟”。但它不是猫,只有看那柔软的两个翅膀,那锐利而灵活的两只爪, 才能辨出它是鸟。
猫头鹰是鼠的天敌。当它看到野鼠在田野东蹦西跳吃果实时,就拍打翅膀向下飞扑,
几(jī jǐ)乎没有一点声响,就到了野鼠的头顶。野鼠则刚惊觉已被利爪逮住。猫头鹰连咬带啃,很快就把它吞食掉了。
猫头鹰捕(pǔ bǔ)鼠的本领特别高超。每个猫头鹰一年中可消灭野鼠1000只左右,还吃掉了无数蝗虫、金龟子等害虫。
(一)用“○”圈掉加点字后面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二)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写在括号里。
(1)左看看,右看看。()
(2)行动时留下的痕迹。()
(三)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为“飞猫”或“猫王鸟”呢?
答:

短文1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大雁,小巧玲珑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鹬,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迈着长腿踱步觅食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呢!真是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一个多么欢乐的鸟的乐园啊!
(一)从短文中,挑两个成语抄在横线上。
(二)选择填空,短文是按着()顺序写的。
①事情发展;②游览;③总分总;④时间。
(三)用“ ﹋﹋”画出能概括这段话主要内容的句子。
(四)简答:短文是从那几个地方写出鸟多的?
答:
(五)抄写描写鸟的颜色的句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