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
某班组织同学们观看阅兵式,讨论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问题:
【我思我悟】
(1)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各抒己见】
(2)同学们准备搜集在弘扬中国精神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旨在学习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你列举出三种搜集资料的方法。
【落实行动】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材料一:一次,列宁在下楼梯时遇到一位服务员端水上楼。服务员正要让路,列宁抢先让路并说:“你端着水,理应先上。”让服务员大为感动。
材料二:某人到楼里找人。当时楼道很黑,他低着头上楼梯时,突然迎面遇到一位老人,某人开口问道:“喂,第一教研室怎么走?”老人头也不回的说:“笔直走。”这时,某人转过身看着渐渐走下楼梯的老人说:“谢谢您啊!老师傅。”那位老人听到后,转过身来对他补充说:“笔直走到三楼,向右拐。”原来这位老人跟他讨价还价呢!如果某人不谢他,他就可能让某人一直走下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不讲文明礼貌可能有哪些危害?
著名作家巴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地死去。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
(1)生命诚可贵,每个人都应珍惜生命,但是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却还有许多人把它白白浪费。请你列举出现实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行为。(试举两例)
例一:
例二:
(2)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请你思考: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3)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
我说:
文化之旅
材料一:杰克是刚来华不久的美国留学生,有一天他在学校散步,迎面走来一个中国学生,向他问候:“你吃饭了吗?”杰克一笑而过。又碰到一个中国同学,又问他:“你吃饭了吗?”杰克有点疑惑,继续散步,再碰到一个中国同学,还是问他:“你吃饭了吗?”这时杰克不解地说:“你们为什么老是问我吃饭没有?”我有钱吃饭。”
材料二:最近,小刚的班里来了一位英国的小男孩David,很快小刚就和他交上了朋友。David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经常向小刚学习中国文化,同时把英国文化介绍给小刚。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杰克的困惑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对此我们应该持何态度?
(2)假如你是小刚,你主要会介绍中华民族的哪些传统文化?(至少2个方面)
(3)假如你被选为中国文化大使,那么你将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
尊师敬师
在5.12汶川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紧紧护着4个学生。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4个学生都获救了,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却定格为永恒。他用自已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5月16日,谭千秋魂归故里湖南。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不赞誉他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打开记忆闸门,写出一件老师关爱你的事。
(2)在师生交往中,难免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比如与老师的意见产生分歧等。该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呢?(9分)
(3)毕业在即,为答谢师恩,请在感恩卡上写下你的祝福。
为了迎接2014年南京青奥会,某校初三(1)班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了“青奥伴我成长”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第一小组围绕“青奥伴我成长”的主题,收集了如下材料:
自从青奥会进入“南京时刻”开始,南京市政府就采取积极措施大力进行城市建设。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同时加强对现有企业污水的治理;在公众关注的地铁等配套设施建设上,南京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如地铁建设中的电液伺服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等……经过努力,目前南京市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第二小组的同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社区宣传青奥,宣传古都南京。小明和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回家后,母亲以初三毕业班功课重为由阻止小明参加活动。小明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只好服从父母的安排,在家做功课……
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如何做出选择?请说明你做出选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