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下列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专制过于强化是失败的主因 |
B.单纯发展海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
C.洋务运动没有改良封建政治制度 |
D.缺乏团结统一的领导导致战争失利 |
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进程加快 | 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
C.洲际间联系加强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明代晋商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消代乾隆时期,山西浑源、榆次两个州县的寓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当时,这一社会现象( )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 |
C.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 D.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迅速积聚 |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廉物美 |
B.列强经济侵略导致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
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机器纺织抗衡 |
D.开埠通商,关税协定有利于外国商品输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