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划线部分断句。 (限划8处)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夫晋,何厌之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邻之厚,君之薄也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B.秦伯说,与郑人盟 |
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D.夜缒而出 |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
C.烛之武虽然有年轻时不得重用的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
D.“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从正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
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②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概括孔子主张的“孝”必须具备的条件。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天兴元年,哀索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金史·列传第六十四·王若虚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高思诚咏白堂记
【金】王若虚
有所幕于人者,必有所悦乎其事也。或取其性情德行才能技艺之所长,与夫衣服仪度之如何,以想见其仿佛;甚者,至有易名变姓以自比而同之,此其嗜好趋向,自有合焉而不夺也。
吾友高君思诚,葺其所居之堂以为读书之所,择乐天绝句之诗,列之壁问,而榜以“咏白”。盖将日玩诸其目而讽诵诸其口也。
一日,见告曰:“吾平生深慕乐天之为人,而尤爱其诗,故以是云,何如?”
予曰:“人物如乐天,吾复何议?子能于是而存心,其嗜好趋向,亦岂不佳?然慕之者欲其学之,而学之者欲其似之也。慕焉而不学,学焉而不似,亦何取乎其人耶?盖乐天之为人,冲和静退,达理而任命,不为荣喜,不为穷忧,所谓无入而不自得者。今子方皇皇干禄之计,求进甚急,而得丧之念,交战于胸中,是未可以乐天论也。乐天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胄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子则雕镌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是又未可以乐天论也。虽然,其所慕在此者,其所归必在此。子以少年豪迈,如川之方增,而未有涯涘,则其势固有不得不然者,若其加之岁年而博以学,至于心平气定,尽天下之变,而返乎自得之场,则乐天之妙,庶乎其可同矣。始俟他日复为子一观而评之。”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榜以“咏白”榜:题署 |
B.盖将日玩诸其目而讽诵诸其口也讽:背诵,诵读 |
C.今子方皇皇干禄之计干:追求 |
D.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侈:奢侈 |
下列各组语句中,能体现高思诚“学焉不似”的一组是
①择乐天绝句之诗,列之壁间④得丧之念,交战于胸中
②其嗜好趋向,亦岂不佳⑤直以写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
③皇皇干禄之计,求进甚急⑥雕镌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举了一个仰慕别人的人的例子:他从品行、技艺所长、服饰仪度上进行模仿,甚至连姓名也更改的和所仰慕的人一样。 |
B.高思诚仰慕白居易的为人,尤其爱他的诗,在书房的墙上悬挂了白居易的诗,把书房题名为“咏白”,并以此向王若虚炫耀。 |
C.作者对高思诚的为人和作诗与白居易的为人和作诗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高思诚当前的心态及写作风格与白居易还相差甚远。 |
D.作者虽然批评了高思诚雕镌粉饰自身的做法,但也认为高思诚年轻豪迈,如果假以时日,广博学问,达到白居易的境界也有一定的可能。 |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其嗜好趋向,自有合焉而不夺也。
(2)然慕之者欲其学之,而学之者欲其似之也。
(3)虽然,其所慕在此者,其所归必在此。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梁归,探诸其家,则生方与客饮,益疑。因问:“昨在洞庭,何归之速?”答曰:“无之。”梁乃追述所见一座尽骇生笑曰君误矣仆岂有分身术耶众异之而究莫解其故。后八十一岁而终。迨殡,讶其棺轻,开视,则空棺耳。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