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拉伯半岛伍于亚、欧、非三太洲的交界处,处在东西方文明发源地之间。这显然有利于阿拉伯人继承和吸收东西方文化。尤为可贵的是,阿拉伯人在汲取、借鉴、容纳外来民族文化方面,袁现出积极、宽容和开放的心境。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兴起,帝国对新征服地区各民族的各种文化兼容并营,统治者积极引导阿拉伯人向外族人学习,展开了大规模的“百年翻译运动”。
广泛地吸收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从而使伊斯兰文化成为东西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
——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史》
材料二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一罗马文化并称为古代四大文化体系。它把东西方古典文化融为一炉并发扬光大。具体说来,它继承发扬了阿拉伯固有的文化。弘扬了古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优秀遗产,吸收了古希腊的哲学和自然学科、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古印度的数学、天文学、医学、宗教哲学的精华。另外,伊斯兰文化在古文化向近代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雷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伊斯兰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2分)
(3)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而文化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在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构建和谐统一的世界文化,成为各国思考的课题。请借鉴伊斯兰文化的历史,谈谈你的建议。(1分)
(浙江温州卷)(14 分)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 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2 分)
材料二:1873 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898 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
——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2)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 分)
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
——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
(3)大陆政策在20 世纪30 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2 分)
材料五:1945 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 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 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2012 年,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此举引发中国国内大规模抗议活动。
2014 年,我国将9 月3 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恰逢抗战胜利70 周年,国务院决定这一天放假,以便于全国人民广泛参与各类纪念活动。
日本右翼分子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多次篡改历史,企图抹煞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罪行。
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有个国际和平博物馆,它收集、整理并展示了许多二战期间日军犯下的战争罪行。
中日双方经贸关系密切,1980 年双边贸易总额为92 亿美元,三十年后的2010 年达到2977.7 亿美元。在中日关系趋冷的2014 年,双边贸易总额仍保持在3000 亿美元以上。
2015 年4 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日本同中国一道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中日友好事业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对亚洲和世界有利。”
(4)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6 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70年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是全世界热爱和平事业人民的胜利。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战争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华民族为开创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
——2015年2月27日新华网
(1)材料一中的“反法西斯同盟”是在哪个城市举行会议建立的?当时与会各国签署的文件是什么?
(2)从时间方面看,中国战场具有什么特点?中国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又称什么战争?“中国战场”的胜利使被侵占了50年的哪一地区回到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一个人类社会共同回顾历史、汲取教训、展望未来的重要年份。正因为此,“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已被列入联大议程。……应当注意的是,日本是亚洲的重要国家,近年来日本一些人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与立场严重拖累了亚洲的合作。
——2015年1月13日中国新闻网
(3)材料二认为,近年来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与立场已经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联合国大会“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可以强化人们的哪些认识?
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某校九年级(3)班准备将同学们收集起来的相关邮票归类整理,通过举办邮展,纪念这难忘的日子。
第一组:★ , 浴血奋战
(1)第一组邮票选自新中国发行的一套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邮票。请在图1、图2或图3中任选一张邮票,为其配上简要的展览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主要经过和历史地位等内容,参见以下答题示例)。并在★ 处填写恰当的四字成语,使第一组邮票的展览主题完整。
(展览说明示例:图5“芒友会师”: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度)军在缅甸芒友镇胜利会师,中国军队虽付出重大牺牲,但共歼灭日军4万余人,标志着打通中印公路的作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芒友会师被称为“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胜利的奠基礼” 。)
第二组:八年抗战,迎接曙光
(2)观察图7,该邮票发行的时间是公元多少年?票面上“庆祝胜利”的含义是什么?图8描绘的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台湾光复”的历史场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称为“台湾光复”
第三组:国际合作,中美携手
(3)据图9及相关文字材料,任举两点说明,该纪念邮票在研究中美关系问题上有何价值。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国务院决定今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节选《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全面侵华八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场伤亡人数之首。日军侵华的战费约121亿美元,相当它全部战费的35%。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3/5以上的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从而减轻了日军对美英的打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货史·上》
材料三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仅收复了自甲午战争失败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澎湖列岛等所有的国土,而且在新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之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对应指出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自承担的抗战任务并各举一著名战例证明。并据此指出中国抗战所呈现的战略态势。
(2)材料二中日本“全面侵华八年”开始于哪一年,其标志事件是什么?并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批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据此指出提升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因素是什么。
(贵州黔西南州卷)(2015·贵州黔西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材料二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回答:
(1)材料一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2)红军远征途中召开了哪一重要会议?会议确立了以谁为党中央的领导?
(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作为青少年学生,你认为长征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材料二是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什么方面上来的战略决策?
(5)结合红军远征途中重要会议和材料二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归纳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