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卷)(14 分)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 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2 分)
材料二:1873 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898 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
——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2)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 分)
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
——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
(3)大陆政策在20 世纪30 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2 分)
材料五:1945 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 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 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2012 年,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此举引发中国国内大规模抗议活动。
2014 年,我国将9 月3 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恰逢抗战胜利70 周年,国务院决定这一天放假,以便于全国人民广泛参与各类纪念活动。
日本右翼分子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多次篡改历史,企图抹煞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罪行。
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有个国际和平博物馆,它收集、整理并展示了许多二战期间日军犯下的战争罪行。
中日双方经贸关系密切,1980 年双边贸易总额为92 亿美元,三十年后的2010 年达到2977.7 亿美元。在中日关系趋冷的2014 年,双边贸易总额仍保持在3000 亿美元以上。
2015 年4 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日本同中国一道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中日友好事业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对亚洲和世界有利。”
(4)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6 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图片欣赏:
请根据图片和表格内容大胆想象和猜测,将你的想法填入下表,并和你的同学交流:
陶器名称 |
造型及颜色 |
用途 |
美学的角度 |
人形陶罐 |
|||
小口尖底瓶 |
|||
人面鱼纹彩陶盆 |
|||
舞蹈纹彩陶盆 |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6500年一5000年)网纹船形彩陶壶,高15.6厘米、长24.8厘米。195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件彩陶模拟的是什么物品的形状?侧面的网纹是哪种动物的网纹?大胆想像,这件彩陶能够说明什么情况?
(2)请你根据先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试着画一个想像中的陶器,并注明陶器上图案所表达的意思。
下面是一组新石器时代的半坡彩陶图片,你最喜爱哪一个,试着从造型、颜色或图案等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并说明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历史信息。
上图B是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它们是什么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看图分析:下图A是河姆渡原始聚落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及工作原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