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某次重要会议的相关报道:“……(来北平)参加的代表单位45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共662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筹备建立新中国 |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 |
C.商讨颁布新宪法 | D.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盐铁论·水旱第三十六》记载,“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用,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故有司请总盐、铁,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该记载主要强调
A.官营盐铁业的主导地位凸显 |
B.盐铁业中已出现社会分工 |
C.封建政府重视盐铁业发展 |
D.官营盐铁业有助于国计民生 |
学界曾普遍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法律经历了儒家化的过程。杨振红在《从出土秦汉律看中国古代的“礼”“法”观念及其法律体现》一文中指出,秦汉律所蕴含的家族主义和等级观念从其建立伊始就已经存在,而非法律儒家化的结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杨振红利用了可信度比较高的史料 |
B.一般认为等级观念等于儒家思想 |
C.“独尊儒术”是未曾发生过的事 |
D.中国法律并未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 B.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
C.转嫁战争负担 | D.强化物资管制 |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
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
D.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国人一般以田为宝,但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赋税负担沉重 | B.商品经济诱导 |
C.王朝周期更迭 | D.豪强势力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