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欧阳修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今介未履台门之阈,而已因言事见罢,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史也。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
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进,太祖不肯用。他日又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
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上好恶而高下者也。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伏惟执事如欲举愚者,则岂敢复云;若将举贤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故敢布狂言,窃献门下,伏惟幸察焉。
(选自《欧阳修文集》,有删改)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力:致力 |
B.今介足未履台门之阈阈:门槛 |
C.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度:衡量 |
D.然后果而不可易也易:轻视 |
在第三段的方框内填入虚词,恰当的一组是
A.为乃而之 |
B.为以其之 |
C.以乃其为 |
D.以为之乃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
(2)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
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征叫,玄由是著名。
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②。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部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 “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多以为讥。后谢病免,复公车征为司徒长史,拜将作大匠。
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遂策罢。岁余,拜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上。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嗔目呼日:“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散,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
(选自《梁书》)
注释:①征:指押解犯人进京。②城旦:刑法名,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案其奸案:查究 |
B.趣嫁其母趣:通“促”,赶快,急促 |
C.复以疾罢疾:痛恨 |
D.悉收昌宾客收:抓捕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财物无所取
C帝不从,而迁升侍中青,取之于兰,而青于蓝青
D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以其无礼于晋
|
1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 |
B.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 |
C.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 |
D.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桥玄追究陈相羊昌的罪行,大将军梁冀急发檄文救羊昌,周景也顺从梁冀欲召回桥玄,但桥玄不为所动,且追查羊昌更急,最后用囚车将羊昌押解进京。 |
B.郡人姜歧,守道隐居,名声很大。桥玄召他为吏,姜歧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威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郡内士大夫争相劝谏,桥玄才停做这件事。 |
C.桥玄位列公位时,推荐与自己素有矛盾的南阳太守陈球做廷尉,又奏请皇帝免去与皇帝有旧恩的太中大夫盖升之职并将其关押起来,皇帝没有同意。 |
D.桥玄10岁的小儿子被人劫持,绑匪索要财物,桥玄不许,并催促已包围劫匪的士兵发起进攻,自己儿子遂被杀死。但从此劫持人质的事件再也没有了。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壮玄意,署而遣之。
(2)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
(3)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
翻译下列语句:
(1)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3)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课内语段阅读(共12分,每题3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雨泽下注②东犬西吠③乳二世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⑤执此以朝⑥使不上漏
A.①④⑤∕②③⑥ | B.①②④⑥∕③⑤ |
C.①③⑤∕②④⑥ | D.①②⑥∕③④⑤ |
下列各句中的“胜”与“亦遂增胜”的“胜” 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泰山览胜 | B.予观夫巴陵胜状 |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D.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余曰 |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执此以朝 |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
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比去,以手阖门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B.借书满架或凭几学书 |
C.日过午已昏一日,大母过余曰 |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嗣真,字承胄,赵州柏人。多艺数,举明经,中之。累调许州司功参军。贺兰敏之修撰东台,表嗣真直弘文馆,与学士刘献臣、徐昭皆少有名,号“三少”。高宗东封还,诏赠孔子太师,命有司为祝,司文郎中雷少颍文不称旨,更命嗣真,成不淹顷,帝览称善,诏加两阶。敏之等倚恩自如,嗣真不喜,求补义乌令。敏之败,学士多连坐,嗣真独免。
调露中,为始平令,风化大行。时章怀太子作《宝庆曲》,阅于太清观,嗣真谓道人刘概、辅俨曰:“宫不召商,君臣乖也;角与徵戾,父子疑也。死声多且哀,若国家无事,太子任其咎。”俄而太子废,概等奏其言,擢太常丞,知五礼仪,封常山县子。嗣真常曰:“隋乐府有《堂堂曲》,比日有‘侧堂堂,桡堂堂’之谣,侧,不正也,桡,危也。皇帝病日侵,事皆决中宫,持权与人,收之不易。宗室虽众,居中制外,势且不敌。诸王殆为后所蹂践,吾见难作不久矣。”
太常缺黄钟,铸不能成,嗣真居崇业里,疑土中有之,弗得其所。道上逢一车,有铎声甚厉,嗣真曰:“宫声也。”市以归,振于空地,若有应者。掘之得钟,众乐遂和。尝引工展器于廷,后奇其风度应对,召相王府参军阎玄静图之,吏部郎中杨志诚为赞,秘书郎殷仲容书,时以为宠。
永昌初,以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请周、汉为二王后,诏可。命巡抚河东,荐宋温瑾、袁嘉祚、李日知,拔州县职,皆至显官。来俊臣狱方炽,嗣真上书谏,以为“昔陈平事汉祖,谋疏楚君臣,行反间,项羽遂亡。今殆有如平者谋陛下君臣,恐为社稷祸。”不纳。出为潞州刺史。俊臣诬以反,流藤州,久得还。卒桂阳。有诏州县护丧还乡里,赠济州刺史,谥曰昭。
武后尝问嗣真储贰事,对曰:“程婴、杵臼存赵氏孤,古人嘉之。”后悟,中宗乃安。神龙初,赠御史大夫。(选自《新唐书·李嗣真列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文郎中雷少颍文不称旨称:符合 |
B.吾见难作不久矣难:祸殃 |
C.尝引工展器于廷引:率领 |
D.召相王府参军阎玄静图之图:计议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太子作《宝庆曲》,阅于太清观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
B.以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谨拜表以闻 |
C.贺兰敏之修撰东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D.俄而太子废某所,而母立于兹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嗣真年少出名,是当时的“三少”之一;他接替雷少颍任司文郎中之职,撰写祭祀孔子的文章,受到高宗的称赞。 |
B.虽然曾经受到贺兰敏之的举荐,但李嗣真不喜欢他的所作所为,自己请求到京城外做官,最终免受贺兰敏之的牵连。 |
C.李嗣真认为章怀太子创作的《宝庆曲》寓意不祥,后来章怀太子果然被废除,李嗣真因刘概等人的进言而被提拔。 |
D.来俊臣大兴冤狱时,李嗣真上书劝谏,但是朝廷不接受他的意见;后来他被来俊臣以谋反的罪名诬陷,流放到藤州。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皇帝病日侵,事皆决中宫,持权与人,收之不易。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文中哪些地方能够表现武后对李嗣真的欣赏信任?请举出其中两例。
文言文(阅读语段,完成后面题 共12分)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传 以示美人及左右舍相如广成传 |
C.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
D.常惠请其守者与俱臣请就汤镬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必欲急臣 | B.秦王恐其破璧 |
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D.臣请完璧归赵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④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⑤臣请就汤镬⑥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A.①②③ | B.①③④⑥ | C.①⑤⑥ | D.③④⑤ |
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