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重庆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A逐渐浸入到密度为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由实验可知A物体的重力为         N,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是       N。
(3)同组的小薇同学继续用下面的方法测出了金属块B物体的密度,她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该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有高度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             ,木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是               (以上两空均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②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如图乙。
③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2,如图丙。

④则B物体的密度=          (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认为小薇同学的操作还是有一些不足,请你说出一条不足之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联想斜面也是一种机械,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
次数
斜面
倾角
斜面
材料
物重
G/N
斜面高
度h/m
沿斜面
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机械效率
1

玻璃
7
0.5
4.9
1
3.5
4.9
71.4%
2

木板
7
0.5
6.0
1
3.5


3

毛巾
7
0.5
6.5
1
3.5
6.5
53.8%
4

木板
7
0.34
4.9
1
2.38
4.9
48.6%
5

毛巾
7
0.26
5.1
1
1.82
5.1
35.7%

(1)在第1、2、3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木板、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为了
(2)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3)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它条件一定时,
(4)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5)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下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下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
(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理由是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弦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材料有关;④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11所示,选择一根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
(1)为了验证猜想①,他们只需要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改变弦的长度实现多次实验.
(2)实验中他们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控制琴弦的松紧.
(3)为了验证猜想③, 应选用编号_________的两根弦进行对比实验。
(4)为了验证猜想④,应选用编号____________的两根弦进行对比实验。

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