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时,Mg(OH)2的Ksp=5.61×10-12,MgF2的Ksp=7.42×10-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
|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 c(Mg2+)增大 |
| C.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NH4Cl溶液中的Ksp小 |
| D.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 A |
CO2(CO) |
过量O2 |
点燃 |
| B |
CaO(CaCO3) |
足量蒸馏水 |
过滤、蒸发 |
| C |
FeCl2溶液(CuCl2溶液) |
足量铁粉 |
过滤 |
| D |
NaCl溶液(MgSO4溶液) |
适量BaCl2溶液 |
过滤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 B.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D.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 |
|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
|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