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兰州卷)】【低碳出行】
走在兰州市街头,我们时常可见绿色与纯白色相间的公共自行车从身边驶过,堪称一道靓丽的风景。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人,都越来越多选择公共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出行。截止目前兰州市公共自行车骑行人数达到5.4万人次,打破了去年5万人次的纪录。但在公共自行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人恶意破坏自行车的情况依然存在。公共自行车是公共产品,每个市民都应爱护公共自行车,只有全社会形成爱护公共自行车的良好氛围,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才能生存下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兰州市推出“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有哪些意义?(列出4点即可,8分)
(2)在家庭生活中,你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至少写出4点,8分)
(3)请你为低碳生活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2015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将永久落户桂林。举办旅游展,为广西和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创建了新机遇。
(1)【时政点评】"旅游展"的举办,体现国家对广西和桂林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旅游展期间,乐乐一家也来到现场,看到"旅游消费展区"人气爆棚,不少市民"淘"到了心仪的旅游线路。乐乐对爸妈说:"以前我们家的消费多在吃穿方面,现在也该改改啦。"随即一家人经过商量也登记预约了某国的一条旅游线路,待乐乐放暑假就可成行啦。
(2)【消费思考】"旅游消费展区"人气爆棚、乐乐家登记预约旅游说明了什么?
旅游展吸引了61家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的报道和直播。乐乐读到的一篇相关报道中的一段话引起了他的思考:"旅游展让广西和桂林更吸引国际'眼球',作为广西最早开放的城市,桂林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抢抓机遇,加快桂林开放发展的步伐。"
(3)【答疑解惑】乐乐的思考是:这段话显示是要桂林抓住机遇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呢?请你给乐乐做解答。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制定了重振民族精神的法案;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由政府主导,培育"韩国精神"。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1)【思考领悟】材料中所提到的国家为什么都强调要培育民族精神
(2)【感受提炼】阅读下表,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对应的内容。(完成两个空格即可)

典故、事例或名言警句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团结统一
"和为贵"


勤劳勇敢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3)【传承实践】请写出校园生活中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的具体做法。

【案例一】小李起诉邻居范某砍掉其41棵树,最终法院判决范某赔偿小李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老吴对拆迁补偿不满,交涉无果后不仅在网站上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攻击拆迁办主任,还在后来的争执中将其打成重伤。老吴为此受到法律制裁。
(1)小李状告范某,其诉讼方式是什么?法院维护了小李的什么权?
(2)老吴侵犯了拆迁办主任的哪些权利?
(3)以上两个案列给我们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为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中国将同沿线国家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并始终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走向世界】
2012-201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盈利情况表

项目
年份
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利润再投资额(亿美元)
利润再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额比例(%)
2012年
772.2
144
18.6
2013年
901.7
174
19.3
2014年
1028.9
168
16.3

注:2005年到2014年,我国平均对外投资收益率是3.3%,和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回报水平差不多。
(1)指出上述表格及注反映的经济信息。
【合作发展】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不限国别范围,不以控制他国为目的搞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通过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可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实现互利共赢。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丝路精神"的。
【我们责任】
(3)作为当代青少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作为?

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厉行反腐,继2014年查处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落马高官后,近期又有多名"老虎"相继进入审判程序。
材料一:2015年4月7日,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季建业受贿案,被告人季建业受贿金额1100多万。《刑法》规定,贪污10万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护着无期徒刑。被告人季建业归案后有"坦白"、"认罪态度良好"、"积极退赃"等表现。法院认定季建业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材料二:季建业的判决一公布,舆论一片哗然,不少人认为量刑过轻,对季建业的量刑,由于夹杂着官员这一特殊身份,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司法不公。相关言论的背后,也暴露出我们一些司法审判的薄弱,缺乏详尽的释法说理,并促使我们对司法公正作更深入的思考。
(1)材料一体现我国实行什么治国方略?
(2)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才能使这一治国方略落到实处?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