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崭新起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一场艰苦的奋斗,也是一次豪迈的进军。
【扬改革之帆】2014年,我国改革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成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如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用1枚公章取代109枚公章,为百姓办事减少了108道手续;财政税收改革重磅推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小规模纳税人平均减税40%……
(1)这些改革举措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行法治之道】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了宪法晨读、宪法辩论交流会、宪法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宪法”至上的种子。
(2)我国中小学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的目的有哪些?
【筑执政之基】“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有权不可任性” ……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民众感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反腐决心。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到江西省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时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3)为什么反腐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谋小康之业】“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是全面小康的追求之一。开私家车、出国旅游……百姓生活离全面小康越来越近,但一些不文明现象影响着全面小康的进程。
(4)近期,“路怒症”引发的不文明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你根据下面“诊断书”中对“路怒症”的介绍,开出“处方”。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小刚个子很高,班上同学叫他“长颈鹿”。他只好弯着腰走路,他们又叫他“鸵鸟”。
材料二:许多同学对政教处和班主任穿校服的要求有抵触情绪,相反对怪异服饰,“扮酷”却趋之若鹜,觉得这样才有个性。
材料三:小明与小丽原来喜欢在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认为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但是,久而久之,发现同学们在背后指指戳戳,都说他两那个了。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进入青春期我们在认识上和行为上容易出现哪些误区?该如何正确对待?
误区一:,应该
误区二: ,应该
误区三:,应该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藏族聚居的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历经磨难愈挫愈奋的中华儿女,迅即展开了一场各民族同胞合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汉族同胞来了,藏族、回族、羌族……各族同胞都来了。人力、物力和各族同胞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涌向玉树:救人、疗伤、清理废墟、重建家园……人间的大爱倾注在玉树灾区人民的心间,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灾区同胞重建家园的笑脸上!
材料二:2009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促使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掌握民族常识和民族政策常识等,积极维护民族团结。请问:
(1)为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我国确立并实施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3)青少年在维护民族团结上应怎样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材料一:毛泽东主席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只有依法治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材料二:小锋上学经过的中华路两侧,挤满了卖水果的摊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小锋找到市人大代表老张,向他反映了这个情况。后来在张代表的积极努力下,市政府修建了大棚,把马路市场迁入室内,彻底改变了中华路交通拥堵问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大法?
(2)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3)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利?

材料一:在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要千方百计,即使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湖北省教育厅正在全省中小学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打牢我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根基。
材料二:某制约厂不重视技术创新,高价购买国外药品的现成配方,生产成本加大,药价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受挫折,濒临倒闭。
(1)我国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材料一: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建立在生活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98%。
材料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2007年5月太湖蓝藻集中暴发使它的形象大打折扣。太湖不少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蓝藻的大规模暴发导致无锡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请结合材料回答:
(1)“循环经济”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贯彻了“节约资源”的理念,请举两个事例。
(3)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