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政治制度建设上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对丞相制度的看法。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墨子》
材料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网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是哪一学派的主张?
(3)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统治方式上的不同点。

简述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回答,孔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儒家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