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A.黄宗羲 B.李贽 C.朱熹 D.董仲舒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相距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这种原理应用的最早出处,你可能查阅()

A.《战国策》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太学生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B.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
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D.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先秦时期的一位思想家鼓吹要采取措施使国家富裕,人口增加、社会安定。他主张衣食住都应该限制在仅能满足需要的范围内,乐和礼都是奢侈的。这个思想家是()

A.孟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因素包括:①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②英国已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③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④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