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3)   
(2)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  (34)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 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右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
水的体积
烧杯中
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
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中数据,改进实验后与铁反应的氧气为           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可能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取铜、锌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加入稀硫酸至固体恰好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滤渣中一定有;滤液中溶质一定有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 A B 两个实验.
(1) B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A B 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纯净的烧杯中(如图 C 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
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N a 2 S O 4 C u S O 4
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N a 2 S O 4 C u S O 4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N a 2 S O 4 C u S O 4 H 2 S O 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讨论】你认为的猜想一定不合理.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的猜想,理由是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预想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滴入 小光的猜想正确

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理由是
请你设计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交流反思】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氧化铜能与多种物质反应,能否与氨气( N H 3 )反应呢?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实验设计】按图设计组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进行实验】
(1) A 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
(2) B U 形管内物质变蓝;
(3) C 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
(4)从 C 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内,向试管里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色,原因是
【实验结论】氧化铜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继续探究】(1)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粉末+玻璃管
65 . 6 g 59 . 2 g


(2) A 中玻璃管内的反应证明,氨气的化学性质与有相似之处(填物质化学式)

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的 N a 2 C O 3 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C a C l 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现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为 N a C l
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为 N a C l C a C l 2
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为
猜想4滤液中的溶质为 N a C l C a C l 2 N a 2 C O 3
(1)完成猜想3.
(2)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4有明显的错误,其原因是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 N a 2 C O 3 溶液
(3)
猜想2成立
取滤液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4)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5)当 N a C l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N a 2 C O 3 溶液时,可选用下列哪些试剂除去 N a 2 C O 3 杂质(多选题)
A.稀盐酸 B. C a C l 2 溶液 C. B a C l 2 溶液 D. B a ( O H ) 2 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