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将其表面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1)呼吸最快的是 ,其次是 ,最慢的是 .
(2)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是: .
(3)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4)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 .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 呼吸,用 辅助呼吸.
(6)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比较合适 .
(7)青蛙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 .
在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说明菜青虫喜欢取食这一类植物。菜青虫的成虫是菜粉蝶,常穿梭于花间。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菜青虫的生活习性,提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不是一种先天性行为”的问题,进行如下实验:
(1)本探究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2)用于实验的菜青虫卵来源是相同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孵化出来的菜青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均相同,即保证所有的量相同。
(3)在实验探究中,选取了两种实验材料,目的是。
(4)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步骤一”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学习行为,便探究具有可信度
。
(5)本实验应重复进行了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实验更能真实的反应问题。
(6)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的菜青虫趋向取食大白菜叶。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7)探究实验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个小组之间还应当进行交流表达。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想知道鼠妇喜欢生活在光照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
(1)提出的问题是:
(2)⑵做出的假设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
(3)⑶实验变量是,应设置和两种环境。
(4)实验实施后,实验数据如下表格
时间 |
1min |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6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光照 |
1 |
3 |
2 |
2 |
1 |
3 |
3 |
2 |
1 |
0 |
黑暗 |
9 |
7 |
8 |
8 |
9 |
7 |
7 |
8 |
9 |
10 |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6)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避免。统计10次,取值,可以减少。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暗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求,作用是。经过统计并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根据以上探究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进行通讯。是一种具有行为的动物。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_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