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奈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将进一步设计实验探究奈乙酸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七个烧杯,分别编号为1~7, 2~7号烧杯中配制等量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1号烧杯中装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二步: 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7等份,将7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相应溶液中一段时间;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2)8 ppm的萘乙酸溶液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是 作用。
(3)选择枝条时,枝条上要保留一些幼芽或幼叶,这是因为 。
(4)预实验中设置清水组(即奈乙酸溶液为0ppm)的目的是 。
(5)预实验之后若要进一步确定奈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则应如何进行实验? 。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属于 。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________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
(4)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方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 。
下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另一种是白化病: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根据上图判断,乙病属于哪一种遗传病?,Ⅱ4的基因型是。
(2)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3)右图①细胞处于期,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右图①表示。
(4)右图②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导致该细胞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l中的②④⑥⑦⑨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模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若图1是已被该基因作用的癌细胞,则该基因表达的产物最终会影响_______ (物质)的合成。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_条,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若鉴定⑩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试剂。
(3)图2中D细胞在分裂完成之后进一步变形形成精子,精子获能后可与处于_______时期的卵子发生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一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和。①过程中产生的[H]在③过程中的作用是。
(2)影响图二中甲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
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照强度为图二中的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最佳。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种植有生菜,还生活有藻类植物、硝化细菌、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3表示细胞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
(1)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需将装置放在的地方,并且必须定期补充的物质是。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其中腐生细菌在该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3)写出鲤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用文字和箭头在图2中完善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
4)水蚤能完成图3中的生理过程有(填图中序号)。若图l中生菜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烂根,可能是根细胞发生了图3中(填图中序号)生理过程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