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 的结构通式是 。
(2)由上图可知,该片段含有 种单体,由 个单体组成 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 分子水,这个化学反应被称为 。
(3)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种群和群落的相关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预测某一种群数量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该种群的。若往稻田生态系统中同时引入相同数量的两种食草昆虫甲和乙(二者均可适应该地环境)下图中曲线表示甲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试在图中画出乙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
②若某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③若某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3)如图A、B、C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内三个不同自然区域植物的分布状况。在A处阔叶林中,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有较多苔藓植物生存,而在间隙处或其它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说明群落具有结构。影响C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了相关的一些实验研究,请分析作答:
(1)甲组同学欲确定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他们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及蒸馏水分别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柳树枝条,结果发现三组柳树枝条生根状况差异不大,请你给他们提出建议,以使他们达到预期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___________ ,该操作体现了 ___________ 原则。
②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实验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矮牵牛的花瓣中存在着三种色素:红色、黄色和蓝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紫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呈现绿色,缺乏上述色素的花瓣呈白色,各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控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均为显性。当B基因存在时,黄色素会全部转化为红色素。当E基因存在时,白色物3只转化为白色物4,但E不存在时,白色物3也会在D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二(A、a,B、b),纯种紫色矮牵牛(甲)与另一纯种蓝色矮牵牛(乙)杂交,F1表现为紫色,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3绿色∶4蓝色。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F2紫色矮牵牛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占________。
(2)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三(B、b,D、d,E、e),两株纯合亲本杂交(BBDDeeGG×BBddeegg),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两株纯合亲本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3紫色∶3蓝色。推知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按字母顺序书写),两亲本组合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与细胞的很多生命活动过程都有密切关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细胞膜的功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_的种类与数目越多。
(2)若图一示意的相应细胞为吞噬细胞,其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__________
的特点。
(3)Na+ -K+泵是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具有ATP酶活性。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据图二回答问题:
①Na+ - K+泵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图二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②图中X为________, Na+、K+通过Na+ -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
③Na+—K+泵的存在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写出一点即得分)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A和萝卜条B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条称重,结果如图三所示,由图可知:
①萝卜条A与萝卜条B的细胞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条A的细胞液浓度的变化为______。
③在萝卜条的重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
下图为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工程主要体现了____(选答两项)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传统生态工程的效益,要通过基因工程培养抗病甘蔗,可通过_ ___技术将导人了目的基因的甘蔗细胞培养成植株。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蔗细胞染色体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技术。
(3)为大量繁殖良种猪,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首先要对供体和受体母猪进行___处理,然后给供体母猪注射____,做超数排卵处埋,以获得更多的良种猪卵母细胞,然后培养到____期,与经过____处理的良种猪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将早期胚胎移植到本地母猪体内发育成小猪。胚胎移植的实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