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题。
| 省区 |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
| 甲 |
521 |
91.5 |
| 乙 |
231 |
61 |
| 丙 |
85 |
31 |
| 丁 |
1220 |
44 |
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棉花、天然橡胶 | B.油橄榄、春小麦 |
| C.花生、甜菜 | D.油菜、黄麻 |
下图为某地高空水平方向的气流运动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气流对应近地面天气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为北半球,为气旋,多阴雨天气 |
| B.若为北半球,为反气旋,多晴朗天气 |
| C.若为南半球,为反气旋,多晴朗天气 |
| D.若为南半球,为气旋,多晴朗天气 |
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图中气流对应近地面天气系统强烈发展时( )
| A.从西向东航行的油轮,过北印度洋时,顺流航行 |
| B.北京的居民看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
| C.海南的蔬菜是向外销售的繁忙季节 |
| D.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正是忙于剪羊毛的季节 |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
|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
| C.③——大兴安岭西侧 |
| D.④——西经130度附近 |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
|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
|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
|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的转换 |
|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
|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
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A.①曲线 | B.②曲线 |
| C.③曲线 | D.④曲线 |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
|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
|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
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
| 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
| C.使洋面降温,海风冷却,降水减少 |
| D.洋流所经过的海区大陆架宽广 |
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成因属于上升补偿流 |
| B.是全球最强大的暖流 |
| C.舟山渔场的形成与之有关 |
| D.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
读某处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是
| A.喷出岩海岭 | B.侵入岩海沟 |
| C.沉积岩海岭 | D.喷出岩海沟 |
下列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类似的是
| A.日本群岛 | B.西西里岛 |
| C.新两兰南北二岛 | D.冰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