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史 实 材 料
历  史 推  论
正确与否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一考古材料说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并管理火种
 
2.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这一史实说明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这是历史的倒退。
 
3.在殷墟的一处窖穴中,曾发现400多把使用过的石镰刀。《史记》记载:商朝时宫廷“以酒为池”,酗酒成风。
这说明商朝农业生产的规模已相当大,粮食生产相对充足。                            
 
4.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这段话可以看出战国后期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的统一行动是顺应当时历史潮流的。
 
5.《汉书·刑法志》记载秦始皇时期“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
这些现象说明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                              
 
6.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朝鲜在汉朝就和中国有往来。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祖国统一大业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东晋的兴亡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原文大意: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致归正。)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的史实发生在什么时候?
(2)管仲采取哪些措施辅佐齐桓公?(写出三点,每小点2分)
(3)“管仲相桓公”的结果是什么?

盘庚将都城迁至镐(今陕西西安),从此商朝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这种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被称为“山顶洞人”。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2.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分封制”。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3.商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三星堆文化是我国青铜文明的优秀代表,其代表作品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青铜神树。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4.春秋时期,在桂陵之战中,晋文公打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5.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一天你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灿烂的宋元文化》展览馆,让你当导游介绍这一时期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请试着列出你的计划。

看图回答问题。

①此画的作者是谁?
②画面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③从画面的热闹景象,你能了解到宋代社会哪些信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