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
上。需先用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
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
通过___      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请回答:
(1)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GP
5.56×103
1.76×105
5.93×107
NP
1.3×102
6×103
4.95×107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3
1.7×105
8.8×106
未利用

62.8%
99.7%

(1)由上表可知第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
(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形式存在。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
(3)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田鼠等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据黄鼬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力稳定性。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草同化的能量d=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图中还应补充的成分是,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根据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物质: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哪一个代表大量_____。(填序号)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反应的场所是
(4)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________个阶段。释放的CO2是在第________阶段产生的;H2O是通过第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ATP最多的是第________阶段。
(5)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__。
(6)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多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定浓度的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按下图装置实验(实验前瓶中均无氧气)。当测定到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中需将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控制在相同且适宜,这些条件是____________变量。
(2)酵母菌能产生CO2的场所是,反应产生的CO2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其颜色变化是
(3)检测乙中另外一种产物是应用溶液,在条件下,由色变成色。

实验题目:探究哺乳动物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否具有专一性。材料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恒温水浴锅。(1)实验设计:下表中“+”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请分析:

①验证蔗糖酶具有专一性,可选用的试管组合是______________;
②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可选用的试管组合是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无法形成对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取四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②按照上表的设计,向四支试管中加入溶液并混匀,将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一段时间
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浴一段时间;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1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比37℃时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