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海外华侨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根据上述材料,从下面选取一组与之对应的关键词( )
A.民族觉醒 民族团结 全民抗战 |
B.使命意识 敌后军民 汪洋大海 |
C.危机意识 武装斗争 战争奇观 |
D.军民结合 敌后军民 人民战争 |
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
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
C.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
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 | B.北京 | C.上海 | D.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