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③乡改④正服⑤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
【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②世:古代以十年为一世。③廪廪:犹庶几,渐进。④乡改:更改历法。⑤正服:更改服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做榜样
B.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不有死靡:倒下
C.以寒暑之数离:遭遇
D.德厚天地侔:比得上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嬴而不助五国也
B.上发御府金钱赐之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专务德化民不赂者赂者丧
D.善人治国百年邻厚,君之薄也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B.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C.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D.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为民做节俭的榜样。
C.孝文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侍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
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后人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无溢美之词。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二)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2)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释刀对曰庖:厨师。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
C.虽然,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D.刀而藏之善:修治。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②相与枕藉舟中
B.①始臣解牛之时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C.①提刀立,为之四顾②学时习之
D.①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下列对原文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意思是:我喜好的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超过技术了。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意思是:(庖丁解牛时用刀)分开骨间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D.“族庖月更刀,折也。”意思是:一般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换一把刀,原因是用刀子去砍断骨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不义亡:逃跑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拼力厮杀
C.秦时与臣游:交好
D.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造册

下面加点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臣壮也,犹不如人
B.臣韩王送沛公若属皆且所虏
C.料大王士卒足当项王乎具沛公言报项王
D.所以遣将守关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沛公“善于应变”和项羽“优柔寡断”的一组是

A.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B.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项王默然不应
C.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D.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②项王默然不应

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
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刘邦道歉,与之和解。
C.范增老谋深算,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
D.项伯为人仗义,主持公道,所以他在项庄舞剑时挺身而出,保护刘邦。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问题。
洧南居士传归有光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①,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
贡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礼币之赠,数言利病□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有后也。” 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③于中,皆敬服,而怨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事不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大比,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中者称举人。②“贡”,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③宿留,谓存之于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币之赠拒绝
B.而户部乃居四次序
C.丁内艰,服阕服丧期满
D.居士于家事不省计算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数言利病□太守
②固知吾杜母□有后也
③□能辨治哉?

A.① 于② 其③ 却 B.① 于② 之③ 岂
C.① 以② 之③ 却 D.① 以② 其 ③ 岂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
B.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
C.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
D.君既没其从父/弟孟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重信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弟孟诗的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②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2)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尤甚:更严重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提拔,提升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鉴:共同审察
D.庶刘侥幸,卒保余年庶:差不多

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沛公安在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
(2)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德胜,濠人。为元义兵长,善马槊,每战先登。隶王忙哥麾下,察其必败。太祖取滁阳,德胜母在军中,乃弃其妻子来从。太祖喜,赐之名,为帐前先锋。从取铁佛冈,攻三汊河,破张家寨,克全椒、后河诸寨。援六合,中流矢,几殆。击鸡笼山,捣乌江,下和州、含山。夜袭陈埜先营,拔板门、铁长官二寨,遂取仪真。授总管府先锋。从渡江,下太平,克芜湖、句容、溧水、溧阳,皆有功。从常遇春败蛮子海牙于采石,破陈兆先营于方山,下集庆,功最。从徐达取镇江,破苗军水寨。下丹阳、金坛,平宁国。转领军先锋。取广德,破张士诚水寨。复从遇春攻常州,解牛塘围,复广德、宁国。取江阴,攻常熟,擒张士德。从攻湖州。宜兴叛,还兵定之。擢中翼左副元帅。陈友谅犯龙江。龙江第一关曰虎口城,太祖以属德胜。友谅至,力战。伏兵起,友谅大败。遂复太平。下铜陵临山寨,略黄山桥及马驮沙,征高邮。有功,进后翼统军元帅。
从太祖西征,破安庆水寨,乘风溯小孤山。距九江五里,友谅始知,仓皇遁去。遂克九江,徇黄梅、广济,克瑞昌、临江、吉安,还下安庆。进克抚州,取新淦。讨南昌叛将,复其城,炮伤肩。授佥江南行枢密院事。与朱文正、邓愈共守南昌。平罗友贤于池州,破友谅将于西山。复临江、吉安、抚州。未獉几獉,友谅大举兵围南昌。德胜帅所部数千,背城逆战,射杀其将,敌大沮。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暮坐城门楼,指挥士卒。 弩中腰膂,镞入六寸,拔出之,叹曰:“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 扫清中原耳。”言毕而绝,年三十九。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
德胜刚直沉鸷,驭下严肃。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平居笃孝友如修士。友谅围南昌八十五日,先后战死者凡十四人。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胜母在军中,乃弃其妻子来从妻子:妻子儿女
B.援六合,中流矢,几殆几殆:差点死去
C.未几,友谅大举兵围南昌未几:没过不久
D.德胜刚直沉鸷沉鸷:深沉阴鸷

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B.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C.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D.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德胜作战勇猛,常常身先士卒,治军严整,屡建战功,官位也不断提升,死后被追封为梁 国公,附祭于太庙。
B.作为帐前先锋,赵德胜跟从太祖夺取铁佛冈,攻打三汊河,连战连捷,在攻克全椒寨战斗 中,中乱箭差点死去。
C.赵德胜在龙江第一关虎口城大战陈友谅,最终用伏兵打败了陈友谅,收复了太平。之后 还攻下了铜陵临山寨。
D.赵德胜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跟从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名将作战,最终在南昌保卫战 中中箭身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
(2)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平居笃孝友如修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