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 。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 、 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 来识别瘦素。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 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 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
1 |
正常小鼠与A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 小鼠无变化 |
2 |
正常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
3 |
A 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A 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 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B 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 的对照实验。
如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请在[ ]内写出结
构的标号,在横线上填结构或物质名称):
(1) 图中所示结构需要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的名称)才能观察到。
(2) 图中结构②、⑥分别是、。
(3)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 ]、核膜及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的。
(4) 图中[ ]______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5)与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
(6)低等植物细胞具有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7)如果图为植物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
(8)图中①、④的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
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甲乙
丙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可用图中字母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含有个氨基酸,种氨基酸,该化合物中有个羧基。多肽是由许多个氨基酸经_____________过程形成,相应的化学键是(填化学键结构)连接起来的。
根据各种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特点完成下列表格,将所填内容填写在表格下的相应横线上。
物质 |
试剂 |
现象 |
|
糖 类 |
葡萄糖 |
(1) |
(2) |
淀粉 |
(3) |
(4) |
|
蛋白质 |
(5) |
(6) |
|
核 酸 |
(7) |
甲基绿 |
绿色 |
RNA |
(8) |
(9) |
|
脂质 |
脂肪 |
苏丹III |
(10) |
(1)(2)
(3)(4)
(5)(6)
(7)(8)
(9)(10)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
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_____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表示能量,请回答:
(1)①属于__________;②属于__________; ①与③相比,③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
(2)O2、水、K+、NO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中,属于③的是__________,②与③相比,②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