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为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a”或“b”)装置来进行实验;同时,实验应选用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除需要图中的器材,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实验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的变化.
(3)如图c所示是冰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 min;加热至第8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
(4)小红把冰直接放在烧杯中,未加热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空气中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_______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毫升,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为__________N。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1/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 A.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 B.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
|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实验室有一个较长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小娟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进行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填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
(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是:。
(3)就利用现有器材且保持木板水平,还可以验证猜想(填序号)正确或者错误,请你把验证这个猜想的实验操作过程叙述出来:.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小明对这种落体运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问题二: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并在可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准备进行实验。
(1)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探究“问题一”的实验方案。
(2)小明探究“问题二”时,通过实验,测量出同一物体分别从最高点下落的高度为h
、h
、h
,并测量出每次下落的高度所对应的下落时间为t
、t
、t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不满足正比例关系”。他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 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
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
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在图(a)所示位置,杠杆处于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先向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___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均重1 牛,如图(b)在A 点挂两个钩码时,为了使杠杆恢复平衡,可以在C 点挂_________个钩码,或者在B 点作用一个大小为____牛,方向竖直向__ __(选填“上”或“下”)的力。
(3)接上题,若选择在C 点挂钩码,现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状
态,应将右边的钩码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________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