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车对木块 越多,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 (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是否有关”实验中,小明先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是否有关”,所用的器材有:一个用长木板搭成的斜面;三个质量不同的实心铁球;一个木块。各器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
(1)每次实验时,都要将铁球从斜面的由静止释放,其目的是。
(2)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间接反映的。
(3)该实验在操作时很难做到的是。
(4)某同学对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不用木块,在木块的位置上固定一个面积较大的挡板,在挡板前面贴上足够厚的长方体橡皮泥,如图所示,每次实验后都要换上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此外,还需要对小明的方案进行怎样相应的调整?。(如果需要,可增加其他器材)
已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8V稳压电源一个;20Ω和50Ω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停表和开关各一个;塑料盒与U形管相连的实验装置一个,盒内密封着空气,盒内电阻丝的阻值为20Ω;导线若干。
(1)该实验选用Ω的滑动变阻器更好。
(2)连接好的实验图如图所示。每次实验(即获得一组数据)后,都要断开开关,打开盒盖上的通气孔,U形管内两液面迅速回到原位,等片刻后,关闭通气孔,再进行下一次实验。请画出实验用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3)某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一次实验记录高度差后,立即移动滑片增大电流做第二次实验,……。每次实验加热时间相同,记录的U形管内两液面高度差依次为Δh1、Δh2……。在处理数据时,该同学想用Δh2来间接反映第二次实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他这样处理数据是否正确?。理由是。
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实验中,观察到第6min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4)该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要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应设计次实验,其目的是。
小明在“测定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连接了如下图甲所示的不完整实验电路。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能交叉);
(2)合上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其原因可能是(写一条即可);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上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