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一表示某家族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图二表示Ⅱ3的某个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图三表示该细胞增殖的部分图象(注:图中只显示了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曲线上_______点(用字母填空)与图三的C细胞相对应,此曲线G点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
(2)Ⅱ3体内进行图三所示细胞增殖的场所是__________。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图三细胞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用字母填空)。
(3)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遗传。
(4)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第Ⅲ代M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问题。
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A 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图B 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种群密度变化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能力。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处理好的关系,走的道路。
(2)根据群落演替的原理分析,如果草原的载畜量过大,将会造成牧草的,引起的减少,甚至消耗殆尽,就会取而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B.;C.;D.
(2)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    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    点左右,原因是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