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黑龙江哈尔滨中考)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注】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秦王不悦”为“秦王不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加惠:   ②广: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②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如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中扮戏孙鞅也,岂不悖哉!”
注释:刑:通“形”。指形成或事实。嘿:同“默”。禽:同“擒”,拘捕,捕捉。
选出与本文“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一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尉剑挺,广起,夺杀尉。(《陈涉世家》)
B.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潭西南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鞅少好刑之学——山不在高,有仙则(《陋室铭》)
B.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C.年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D.汝可疾去矣,见禽——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③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②淫慢:放纵,懈怠。③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④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不能。(用原文词语填空)

阅读下面课内和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可以素琴②无案之劳形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②有仙则
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下列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完善作者小档案。

姓名



朝代

主要经历
①他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②他积极参与了“古文运动”。
作品
《陋室铭》示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后,燧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有删改)

【注释】①主文:主持考试。②属:托付。③檄:下文书调职。④秦熺:秦桧的儿子。⑤镪:成串的钱。⑥以其羡补积逋:用盈余填补亏欠。⑦除:授予。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准确的一项是(

上诏燧治郡有劳

A. 上|诏燧治郡有劳 B. 上诏燧|治郡有劳
C. 上诏燧治|郡有劳 D. 上诏燧治郡|有劳
2.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既而

3.

翻译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4.

找出文中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萧燧这一人物形象的句子。

5.

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萧燧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③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②何谓仁君()
③向者任座之言直()④亲下堂迎之()
(2)下列各句与“以封其子击”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屠惧,投以骨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其境过清 D.具以假山显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臣闻君仁则臣直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