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天津中考)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他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两句诗写诗人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寂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的不甘心。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与征人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做了大胆改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唐朝诗人雍裕之的《农家望睛》一诗,完成第7题。(6分)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②?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②早晚回:即何时回。
首句中的“尝闻”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1分)
赏析“白发老农如鹤立”的表达效果?(3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读的杜甫的《秋兴》,回答下面题目。(4分)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故园,此处指长安。②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③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此诗是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这首诗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的妙处。(2分)

阅读唐朝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一诗,完成下面题目。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③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指世事变化之大,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④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__________”;七、八句转入“___________”。(每空一词,2分)
诗中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的诗句是:
揣摩“秋山又几重”中“秋”字所包含的内容。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其形似菊,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它写出了菊花的哪些特点?(2分)
“由来不羡瓦松高”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①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于灵州受突厥一部之降,故灵州也称受降城。
诗歌前两句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突出了的特点。
本诗表达了征人怎样的情感?(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