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右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 |
| B.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
| C.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
| D.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4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
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6%,腺嘌呤有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 A.18%、26% | B.28%、22% | C.26%、18% | D.44%、8% |
下列关于DNA或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 B.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碱基配对方式的不同 |
| C.可利用DNA做亲子鉴定是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
|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
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
|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
|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特点,人类男女性别比例是1:1。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
| A.减数分裂过程中 | B.受精作用过程中 |
| C.囊胚形成过程中 | D.原肠胚形成过程中 |
某二倍体动物有n对同源染色体,若每对同源染色体只含一对基因是杂合的,且等位基因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动物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种类数及配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依次为
A.n2,![]() |
B.2n,![]() |
C.2n,![]() |
D.2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