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 惟知 言 则 有 以 明 夫 道 义 而 于 天 下 之 事 无 所 疑 养 气 则 有 以配 夫 道 义 而 于 天 下 事 无 所 惧 此 其 所 以 当 大 任 而 不 动 心 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四书是指                         
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大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⑥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皆神宗特命,举朝之荣:荣耀 B.及肄射,将先破的:箭靶中心
C.吏为盗者系狱籍:逮捕 D.边臣欲师渡河,朝议难之举:全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②悉纵遣之③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④将虽弗禁,其俗自息⑤发人之墓,非盛德事⑥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将是北宋的状元,他写的赋深得欧阳修的赏识,认为许将赋的辞气可以和王曾相媲美 。
B.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皆尽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百姓无人犯法,就连那些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C.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陷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2)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宝绘堂记
(宋)苏 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 ①锻炼:打铁。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尤物不足以为 病:祸害
B.然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较量
D.以其所有蓄:收藏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赅,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疋,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
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
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频二部典:掌管。
B.信单骑之于泸涧及:至,达到。
C.守宰弱暗:糊涂。
D.乃信为大都督表:上表举荐。

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独孤信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A.①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 ②及信在州,事无壅滞
B.①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②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
C.①咸慕信而侧帽焉 ②频典二部,皆有声绩
D.①军中号为独孤郎 ②信风度弘雅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
B.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
C.独孤信有较高的为政才能,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
D.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他的名望很高,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后来他被逼自尽。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
译文:
(2) 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法正传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璋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先主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而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节选自《三国志·法正传》)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益州之殷富资:资助
B.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控制
C.而留夏侯渊、张郃守,身遽北还:撤退
D.亮每正智术奇:感到惊奇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②君臣固守,窥周室
B.①先主厚待靖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C.①不此势以图巴、蜀②我欲之梦吴越
D.①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②吾尝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建安初年,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孟达一同入蜀投靠刘璋。他既未受刘璋重用,又遭侨居蜀地的同乡人诽谤,说他品行不良,他郁郁不得志。
B.刘璋听说曹操要派兵进攻汉中的张鲁,产生了恐惧之心,他让法正受命出使荆州。法正向刘备转告刘璋的意图后,又私下向刘备献上了夺取益州的计策,并被刘备采纳。
C.法正擅自杀害了几个诽谤自己的人。有人建议诸葛亮启奏刘备压制法正,但诸葛亮认为法正辅佐刘备,献计夺取了汉中,功勋卓著,又深受刘备喜爱,并没有参劾他。
D.诸葛亮和法正喜好和崇尚都有所不同,但在国家大义上都能取长补短。诸葛亮感叹刘备东征能够成行,并最终遭受惨败,皆因没有法正的缘故。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 其 先 表 之 时 可 导 也 今 水 已 变 而 益 多 矣 荆 人 尚 犹 循 表 而 导 之 此 其 所 以 败 也 今 世 之 主 法 先 王 之 法 也 ,有似于此。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 侯 自 择 师 者 王 自 择 友 者 霸 足 己 而 群 臣 莫 之 若 者 亡 今 以 不 谷 之 不 肖 而 议 于 朝 且 群 臣 莫 能 逮 吾 国 其 几 于 亡 矣 吾 是 以 有 忧 色 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