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山东济南卷)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 |
B.造 饮辄尽造:酿造 |
C.期在必醉期:期望 |
D.环堵萧然萧然:空寂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安陵君其许寡人 |
B.因以为号焉不足为外人道也 |
C.既醉而退濯清涟而不妖 |
D.黔娄之妻有言能以径寸之木 |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
B.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
C.“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
(一)
三年①春,帝亲祀南郊。礼毕,曰:“朕可方汉之何帝?”喟然问隶校尉刘毅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②;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③不如桓灵也。”帝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二)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④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⑤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⑥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予,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旦盟羞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主宣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 ②官库:公家的库房。 ③殆:几乎。④适:到……去。 ⑤罢:了结。⑥讲:和解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帝亲祀南郊 (祭祀) | B.喟然问隶校尉刘毅 ( 感叹) |
C.二国皆怒而去 (回去) | D.使乐羊伐中山 (派、派遣) |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B.桓、灵之世,不闻此言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
C.韩借师于魏以伐赵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D.朕可方汉之何帝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以此言之殆不如桓灵也。
②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读了上文以后,你觉得晋武帝和魏文侯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义。
(1)念近中无此禅院()(2)碧瓦飞甍()
(3)惟危楼一座()(4)裁如星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数年恒不一见尘气莽莽然 | B.始悟为山市项为之强 |
C.见宫殿数十所层层指数 | D.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所写的内容。
梦是夜的花朵
(1)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而且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2)自从孩子的妈妈去世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我多么希望她还像以前那么淘气啊,到处翻弄她收藏的“破烂”,自己玩“过家家”,把自己的屋子弄得像个猪窝。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
(3)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我尽力不让女儿看到我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地运送出去。但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她怕我伤感,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甚至,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正面依然是阳光灿烂的她自己,在花丛中翩然如一只欲飞的蝴蝶。
(4)我给她租各种动画片光碟,在电脑上下载游戏,想尽办法让她玩。可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
(5)对于女儿的这些变化,我有些不安,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生病。周末,我领她去吃肯德基,她一个劲的问我几点了。我对她说,今天是周末,作业可以明天写,今天多玩一会儿。她却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对我说,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我有些疑惑,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6)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忧郁症,是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多陪陪孩子。那样有利于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
(7)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难得看到她那样高兴。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我的眼里蓄满了泪。孩子,这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那些生活的苦难,不应是你这样一颗幼小的心灵该承受的啊!
(8)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睡觉时间,滑了一会儿,她就问我几点了。我故意骗她说刚刚七点。她玩得很开心,笑容灿烂,如圣诞的烟花。
(9)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闹钟显示已经十点多了,马上问我是不是她的闹钟出了毛病。我点着她的小脑袋.笑着说:“小傻瓜,爸爸骗你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周末,就是想让你多玩一会儿……”没想到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令我手足无措。
(10)“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看不到我。会很伤心的……”她伤心的哭着说,“在医院最后一次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每天晚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
(11)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秘密!
(12)我眼前浮现出妻子临终前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上尽力露出的微笑,看到她艰难的伸出她的小指,和女儿拉钩,许下她们相约的诺言:每天晚上九点,在梦中,不见不散。
(13)为了这个约定,女儿始终坚持晚上九点之前睡觉。
(14)我为女儿铺床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妈妈。原来,女儿把妈妈的照片放到了相框的背面,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啊!梦真是一件神奇的宝贝!白天丢掉的,可以在梦里捡回来;现实中没有的,可以用梦补上。
(15)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的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为了解开女儿的心结,倾尽了心力,想尽哪些办法?女儿为了信守约定,从哪些方面改变了自己?
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的特点说说表达父亲对女儿怎样的感情。
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的给她盖被子。文章读来令人感动。当父亲“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时,眼中“蓄满泪水”,这泪水中蕴含了父亲怎样的复杂情感?
我们有理由相信,文中的小姑娘一定会在梦中见到妈妈,假如她见到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她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解释划线的字。
惟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
每移案余稍为修葺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绘陋室环境的清幽,乙文用“”写居室的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对甲乙两文作者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普少习吏事习:②家人发箧视之发:
③太祖常劝以读书以:④碎裂案牍掷地碎裂: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译文:
②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译文:有一个成语出自选文的第一节,请你找出并解释。
成语:,意思是: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赵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赵普)七月卒,年七十一。上(赵太祖)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代国家)臣也,朕甚惜之!”
请从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请从选文中找出根据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