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管夷吾举于士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及其稍长
④或因而抄录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3)下列选项中与“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中的“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B、化作春泥更护花 |
C、零落成泥碾作尘 |
D、马作的卢飞快 |
(4)历经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乙两文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 |
B.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晋献公之时,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献公曰:“草茅臣东郭民祖朝,愿请闻国家之计。”献公使使出告之曰:“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祖朝对曰:“大王独不闻古之将曰桓司马者,朝朝其君,举而宴,御呼车,骖亦呼车,御肘其骖曰:‘子何越云为乎?何为借呼车?’骖谓其御曰:‘当呼者呼,乃吾事也,子当御正子之辔衔耳。子今不正辔衔,使马卒然惊,妄轹道中行人,必逢大敌,下车免剑,涉血履肝者固吾事也。子宁能辟子之辔,下佐我乎?其祸亦及吾身,与有深忧,吾安得无呼车乎?’今大王曰:‘食肉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设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与?其祸亦及臣之身。臣与有其忧深,臣安得无与国家之计乎?”献公召而见之,三日与语,无复忧者,乃立以为师也。翻译加点字词。(2分)
(1)藿食者尚何与焉()(2)涉血履肝者固吾事也()对划线句子“臣与有其忧深。臣安得无与国家之计乎”翻译正确的是一项()
A.我对此有深重的忧虑,怎么安心不参与国家的决策呢。 |
B.我对此有深重的忧虑,哪能不关心国家的决策呢。 |
C.我和你一样有深重的忧虑,怎么安心不参与国家的决策呢。 |
D.我和你一样有深重的忧虑,哪能不关心国家的决策呢。 |
祖朝讲述桓司马的车夫和骏马的对话有什么用意。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教于乐 B 而乐亦无穷也/穷根究底
C 至于负者歌于途/不负众望 D 杂然而前陈者/新陈代谢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太守醉”的原因很丰富,请简要分析原因,说说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鹳雀之家
仇悆①为东州一邑宰,晨起视事,方受牒诉②,有鹳雀翔舞庭下,驱逐久之,方去。明日复来。仇心异之,遣一吏迹所止,而观其为何。既出城数里,见一大树,鹳雀径止其上。视其颠,则有巢焉,数子啁啾其中。其下方有数人,持锯斧绳索,将伐之者。吏遽止之,且引其人与俱见。仇问:“伐树何为?”曰:“为薪耳。”又问:“鬻之得几何?”曰:“可得五千。”仇即以己钱五千与之,且告之曰:“是鹳连日来,意若求救者。异类而有知如此,尔不可伐。”其人遂去,因不伐树。
【注释】①仇悆[yù]:人名。②牒诉:公牒诉讼。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仇心异之()(2)鬻之得几何()对画线句“是鹳连日来,意若求救者。异类而有知如此,尔不可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只鹳连着几天来,好像是向我求救。与我们不同类的鸟都能做出这样(求救)之事,你们就不要讨伐它了。 |
B.正是鹳一连几天到这来,意思好像是求救。与我们不同类的鸟都能做出这样(求救)之事,你们就不要砍伐那棵树了。 |
C.这只鹳一连几天到这来,看它似有求救之意,这样的有灵识的禽鸟,你们切不可再砍伐那树。 |
D.正是鹳连着几天都这来,好像是向我求救。这样的有灵识的禽鸟,你们不可以讨伐它了。 |
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分析仇悆是个怎样的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B.见往事耳/胡不见我于王 |
C.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D.孰若孤/孰视之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