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学/自是指物作诗立 B.往事耳/胡不我于王
C.当涉猎/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若孤/视之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伤仲永》,完成后面小题。(共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仲永之悟/初极狭,才 B.以钱币乞之/王命急宣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宾客少舒 D.是指物作诗立就/李唐来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文章第一段写方仲永幼时奇异的诗才,有什么作用?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鹦鹉噪虎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虎地者也行:(2)鹦鹉无以对: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鹦鹉闻之,亦集而噪。
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这是一则寓言,请写出寓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也/塞下来风景异 B.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欣前往
C.不妄自菲薄/付有司论其刑赏 D.愿陛下之信之/射虎,看孙郎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从当前形势出发,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和亲贤远佞。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B.节选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蕴含自己深厚的感情。
C.文中用了较多的篇幅谈“选贤与能”,在政事安排上为后主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中的“汉室”指的是先汉王室。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1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山北之塞:(2)遂率子孙担者三夫:
(3)我之死:(4)汝之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且焉置土石?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请说说智叟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请问实现中国梦需要愚公精神吗?请结合实际谈谈。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窃为王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
[注]①系:拘囚。②郄:同“隙”,嫌隙。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无于赵之伐燕也(2)臣窃为王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A.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遣我带着千金前来祝贺。
B.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出使的人带着千金小姐来祝贺.
C.燕王暗中听闻秦国联合赵国,为燕王出使的人带着千金小姐来祝贺。
D.燕王暗中听闻秦国联合赵国,就派使者带着千金前来祝贺。

文中燕使说服秦王的方式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有什么主要的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