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由是则生有不用也/妇拍呜之(《口技》)  
B.此之谓失本心/真不知马也(《马说》)  
C.所识穷乏得我/与至于负歌于途(《醉翁亭记》
D.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暇更录唐、宋人诗⑵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寝⑷ 辄指壁间诗歌
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出与文中“教儿低吟之以为戏”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A.(曹刿)问:“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何不试之以足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 诵声琅琅然”、“ 持书诵于侧”。读完本文,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

解释下面文段中的加点词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① 闻寡人之耳者②时时而间进③期年之后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陋室铭》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龙则灵(2)惟吾德馨(3) 调素琴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1)无案牍之劳形。
(2)何陋之有?
阅读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陋室不陋体现在哪几方面?

文言文阅读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
加点文言词语释义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⑴母恚欲罚之: ( )⑵君宜顾之 :()
⑶临时施宜:( )⑷肃于是越席就之 : ( )
②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以备不虞”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 B.皆以美于徐公
C.可以为师矣 D.以其境过清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因为肃画五策
翻译下列句子:
(1)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
▲▲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
阅读选文后,你认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题。(12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②。”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③也;不听,又爱④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 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 ④爱:吝惜,舍不得。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
  (2)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
  (4)公遂废酒      遂:_______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分)
[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