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造人类》一文,完成下题。
改造人类
①2014年年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201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为14.5℃,比1961-1990年的平均温度升高0.5℃。自有温度记录以来,全球14个最热年份中有13个出现在本世纪,而过去30年中每个10年都比前十年更热。
②厄尔尼诺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上海温异常增暖的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变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出现的异常天气,都有范围广、灾情重、时间长等特点,而在这一系列异常天气的背后,厄尔尼诺暖流都起着重要作用。
③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危机,科学家设想过各种解决方案。最近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标新立异的想法:利用生物科学,改变人类的某些生物特性,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危害。
④要应对气候危机,想方设法保护地球资源是重要的策略之一。研究发现,18%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自畜牧业。由此可见,如果人类能少吃一点肉,就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但是面对在烤架上发出滋滋声的多汁牛排时,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挡住诱惑呢?不过在马修教授看来,科学家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方法,让人类不再喜爱肉食。“我们可以通过人为刺激免疫系统对牛蛋白的耐受性,让人类对红色肉类(牛肉、羊肉等)产生厌恶。”
⑤据研究人员介绍,一个小小的尼古丁贴片也能让人在看到肉类时感到难受,甚至恶心。虽然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并非不可能。产于美国南部的美洲花蜱(孤星扁虱)就能起到这种作用,被它咬过的人都会对肉类过敏。这也强行改变了当地人原本喜欢食肉的饮食习惯,使他们全部变成了素食主义者。
⑥从生物医学的角度考虑,人类有许多部位也能被改造。科学家提出,如果对人类的眼睛进行改造,让它能适应暗淡的光线,这样,即使在光照不足时依然能够使视力如初,那不就可以减少照明设施,节省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吗?假如我们能在皮肤上覆盖一层叶绿素,那么在晒太阳时不就能够自动生产能量吗?倘若人类也可以像某些动物一样,在冬季休眠,这不又能够节省多少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呢?
⑦尽管这些耐人寻味的离奇想法并不会很快实现,但其实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改造人类的实践已经越来越多,整形手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⑧马修教授表示:“这些改造人体的理论看起来有些荒谬甚至极端,但总有人愿意选择接受,并付诸实践。如果我们的后代将要生活在气候无比恶劣的环境里,那么也许他们会更愿意接受改造人类的想法。相对于试图扭转气候变化,改变自己确实要容易得多。”
这篇文章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危机,科学家设想过各种解决方案。阅读④⑤段、⑥⑦段的内容,概括出科学家的两个设想。(每条不超过15个字)
设想1:
设想2:
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厄尔尼诺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上海温异常增暖的气候现象,地球上出现的许多异常天气都与其有关。 |
B.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如果被美国南部的美洲花蜱咬过,就会对肉类过敏。 |
C.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改造人类的实践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在皮肤上覆盖一层叶绿素。 |
D.改造人体的想法虽然有些荒谬,但却为我们解决气候危机提供了新的方向。 |
除了文中提到的设想外,你还有改造人类以减少对环境危害的方法吗?请你充分发挥想象,提出一种设想,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可可西里观天人
央广网西宁4月9日消息 (记者章成霞 刘泽耕)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东经93.05度,北纬35.13度,海拔4612.2米,这是全球第二高海拔气象站﹣﹣青海省五道梁气象站的坐标。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行进,翻越连绵纵横的昆仑山脉,进入广袤无垠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五道梁气象站就在那里。五道梁,地高天寒,气候多变,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0%左右,迄今没有建政,没有常住居民,公路两旁零星的饭馆和修车铺也都随季节迁徙。
“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是流传在青藏线上的谚语。高原反应是五道梁给每位初来乍到者的“下马威”。
张国玲:11月9日,我俩一个皮卡车。车开得快路也不好全是坑。我俩头“嘣~嘣~”。
李路华:头疼得厉害。
五道梁的土地是永冻层,气象站建在架空的水泥桩上,以免室内热量融化冻土造成房屋下沉坍塌。观测室在正北,观测场在正南。两亿多年前的沧海桑田造就了青藏高原,世界第三极通过大气环流影响着区域和全球的气候。1954年,青藏公路通车。1956年10月1日,五道梁气象站投入工作。
五道梁,每三小时一次每天八次观测记录气象数据,在雄鹰飞不过去的唐古拉山,高原的气象资料每一天都在进行全球交换。李路华说:“每天都传,每个时次,每分钟都有新的。电不稳定网不稳定,就怕发报的时候断网、断电。”张国玲也表示:“晚上做梦感觉报没发就特别着急,起来一看是做梦就放心了。”
巩俐:冬天取水特别困难,就是凿冰。我们以前有个皮卡车,就是一个大桶提的那种。
李路华:一桶水能用一个星期左右。
张国玲:洗完脸洗头,洗完头洗脚,洗完脚洗袜子刷鞋,以前的衣服穿的全都是油。
缺氧,更是无处不在的幽灵。在五道梁,人缺氧,植被缺氧,就连发电机都得吸氧后才能启动。
李路华:尤其有了家庭,有时两三个月见不到一次,再好的感情时间就冲淡了。
张国玲:最麻烦的就是孩子问题。
巩俐:大概一岁两个月的时候回去,她就叫我婶婶!我觉得特别愧疚。
张国玲:那时候都舍不得生病,也不敢生病,因为没医院。
尝过高原的苦,甜也变得简单纯粹。
李路华:山上的太阳也大,月亮也圆也大。
张国玲:说什么几百年的大月亮啥的,我们那边基本上都能看上。
巩俐:那种彩色的云朵也经常能见到。冬天我们观测场外面就可以看到野生动物,野驴那些的,有时候还看见小兔子,也挺好的。
四季轮回,在这儿并不明显。热闹和冷寂,却有明显的分水岭。每年七八月,五道梁迎来短暂的夏天,青藏线上车来车往,一扫漫长冬季低气压带来的压抑和苦闷。
张国玲:到夏天可开心了,像那些旅游车过来,男生们看到路边旅游的那些穿裙子的女生,他们都激动地不行。
山上的生日从来没有过完整的蛋糕,再漂亮的蛋糕到了五道梁也被颠簸得面目全非;山上的春节也没有直播的春晚,总是要滞后一两天才能看到,但这并不妨碍年轻人把这儿当成温暖的家。
2017年,五道梁气象站建站第62个年头。小站观测、记录、传输着每一天的气象资料,为可可西里巡山队提供天气通报,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冻土数据,为藏区牧民提供牧草观测,也为无数的往来车辆提供道路积雪结冰报告。
随着现代观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2018年第一天,五道梁气象站正式开启远程观测、无人值守模式。张国玲、站长李路华、和李路华结为人生伴侣的巩俐相继作别五道梁,进入格尔木气象局工作。
巩俐:我感觉就好像姑娘远嫁。
张国玲:那个车从大门出来的时候,就看着五道梁,我们两个一直眼泪哗哗的,也没说话,一直在那哭,哭着哭着后面就睡着了。
每个月,他们还会踏上熟悉的青藏公路,翻越立着索南达杰雕像的昆仑山口,回五道梁检测维护设备,张国玲总会走进自己住过的房间。她说:“感觉房间以前能容纳好多东西,包括熬过的那些孤独,以前那些友谊。”
小时候,张国玲心中的英雄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长大后,她成了高原气象人,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观测万千气象。谁是英雄?张国玲表示:“对于我们来说,在五道梁这个地区‘躺着也是一种奉献,活着就是英雄’。”
(选自“学习强国”,有删节)
(1)从全文看,可可西里观天人经历了哪些方面的考验?
(2)采用人物语言实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概括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这段文字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
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 (yáng)
②晶 (yíng)剔透
③蜕变 (A.duì B.tuì)
④污垢 (A.gòu B.hòu)
(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
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酿 甜
周晓枫
①去曲靖,一路的山。有时晴朗,天空浩荡;有时云涌,高处的云掩映着低处的云。薄暮时分,两侧是介于墨绿与黛黑的山影,依然有珠灰色的云沉降下来,峰岭之间,云缕不绝。
②涌云之下,层峦之间,生命丰富。孔雀的美仿若幻觉,大象的品德有如寓言,蝴蝶的魔术、长臂猿的绝技……这里的动物,接近神迹。云南的植物,一定被神的嘴唇秘密吻过,才能繁茂至此,才能铺开这辽阔而恍惚的梦境。
③云南的茶有名,以普洱为最。那么粗朴而凝重的茶色,深琥珀般古老的时间,就这样涓滴入口,缭绕在心。我到了曲靖的沾益,最早《山海经》里曾提及温水,这里在1985年被水利专家确认为珠江源。我喝着用珠江的源头之水泡制的普洱茶……谁都无法溯游,回到自己生命的源头,但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记忆的江河。
④云南的菌有名,奇怪的样子和味道。有的艳异如花,有的朴素如泥,有的表面滑腻,菌盖上有层薄薄的黏液。有的平滑如伞,有的菌褶如书册,有的布满微雕般的蜂巢气孔,像活着的珊瑚。雨后多了许多采菌人,我深入林间,亦有所发现。我发现的蘑菇颜色暗淡,隐约几根像是松针的短梗,不仅散在菌盖表面,也镶嵌在牛粪色的菌褶之间。
⑤云南的花有名。本来要攀登曲靖的马雄山,目的是探望珠江源,我却忍不住,不停记录那些册间植物的名字:长叶女贞、大花卫矛、粉叶小檗、马雄杜鹃……
⑥想到花,就想到花的媒人:蜜蜂。在曲靖的旧屋基乡,我参观“一窝蜂”计划养殖基地。由于地处偏僻,锥状山体林立,这里人迹罕至,即没有工业也没有农业,自然生态未被破坏,有的是覆盖山体的植被和花朵﹣﹣更适合养蜂,比种庄稼更环保。
⑦我记忆中的放蜂人,总是追逐着春天和花期,似乎是以最美好的方式流浪着。事实上,这种浪漫实现起来非常辛苦,养蜂人并不轻松,就像他们的蜜蜂一样勤劳得近乎疲劳:一只蜜蜂每天要造访几千朵花,一个养蜂人每年要辗转数千公里,风餐露宿,冷暖自知。他们不断搬运沉重的蜂箱,寻找新的安置点。蜜蜂嗡嗡作响,而他们是沉默而孤独的。可我在罗平看到的,恰恰相反。养蜂,把外出的打工者吸引回来,让他们不必在异乡颠沛流离,就在家乡,就在故土,就在亲人旁边,安居乐业。这里出品的蜜叫“那色土蜜”,那色是彝语里彝族人的意思;土蜜,指的是中华蜂的土蜂蜜。蜂箱不是常见的简陋板条箱,它设计精致,有斜顶和苫草,蜜蜂像是从棚户搬进别墅。蜜蜂也不必远行,花太多了,这里有简直能淹死蜜蜂的花海;它们的小翅膀轻轻振动,就能抵达那些人类难以抵达的陡峭山体,那是理想的蜜源地。它们制造的花粉和蜜滴,清热解毒,清火润燥……那种甜,安慰舌尖和心尖。
⑧我很喜欢蜜蜂。它们在花朵上工作,用舞蹈的方式交流。它们的蜂巢充满建筑学的美感,它们是情商出色的社会学家。它们是佩剑的小武士,不畏死亡地为了个人荣誉与集体安危而战。它们是这个世界上伟大的媒人,每天都在缔结花朵的婚姻,让植物拥有果实的未来与新生。
⑨蜜蜂不仅是花的媒人,也是人的。在曲靖罗平,认养一窝蜂,甜蜜两家人。“一窝蜂”计划,采用与众不同的认养模式,认养者可享受蜂群一整年酿造的生态蜜,包括提供现场割蜜的体验和食宿。每窝蜂对应着养蜂的贫困户,认养者不仅收获蜂蜜,也帮助了蜂农。蜂农疼惜蜜蜂,说蜜蜂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蜂王和幼蜂;他们割蜜的时候只取一半,要给蜜蜂留下充足的食物。他们感恩蜜蜂,感恩这些甜蜜的小劳力和袖珍的小媒人。
⑩据说,自然、优质的蜂蜜几乎不会变质。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百年、几千年也不会变质,简直像液体的琥珀,经得起古老而漫长的岁月。蜜滴的浅金色真美!我一边用荞饼沾着那色土蜜享受午后时光,一边想着关于蜜蜂的传奇。人们总是在习以为常中有所忽略,或许奇迹,有时来自某种熟视无睹的光芒。
(选自《201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有删改)
(1)体会文章标题“酿甜”的含义及作用。
(2)赏析第④自然段中的画线句。
有的平滑如伞,有的菌褶如书册,有的布满微雕般的蜂巢气孔,像活着的珊瑚。
(3)作者在写蜜蜂之前,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山、云、水、茶、菌、花,用意何在?
(4)为什么说“蜜蜂不仅是花的媒人,也是人的?”
(5)阅读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人们总是在习以为常中有所忽略,或许奇迹,有时来自某种熟视无睹的光芒。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你们一家人来到南通科技馆。三大展厅以下信息吸引了你们的眼球:
第一展厅
从《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获悉:
区域\获奖数\A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
一等奖 |
二等奖 |
特等奖 |
一等奖 |
二等奖 |
|
全国 |
4 |
63 |
2 |
23 |
148 |
南通 |
/ |
1 |
/ |
1 |
3 |
备注:中国新闻网2019年5月29日数据显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有338个。
第二展厅
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着不寻常的特点:它是国力的晴雨表。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迅速受到世界关注,这与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存在感的增强密切相关。
(节选自刘慈欣《让文学的目光由过去投向未来和星空》,有删改)
《流浪地球》是通过科幻片诠释中国价值观的一次了不起的尝试:地球共存,全人类共存,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每一个国家乃至个人都是一个小我,像一滴水,汇聚成人类命运的长河。
太空航行是一种离开本源文化去流浪的情结。相比海洋文明,东方文化对故土和家园的感情更深。地球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人类全部的生活、文化和历史。带着地球去流浪,有更深的内涵﹣﹣我们不是在流浪,我们依然和古老的文化在一起。
束缚自由的并非地心引力,而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夸张的想象力,是《流浪地球》让人击节赞叹的地方,也是人类能够飞翔的真正的翅膀。
(根据《流浪地球》影评资料编辑)
第三展厅
氧健康舱,利用高压氧原理,一键式智能控制,模拟森林中的大气环境,让人体有“沐浴”在氧气中的感觉。借用舱内压力使弥散距离加长,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辅助效果,也能改善疲惫、失眠等亚健康状态。正常工作条件下,氧浓度≤23%,压力波动不超过设定值的±10%,电源电压应在AC198V~220V的范围内,单次工作最长时间不超过1.5小时。舱边环境数据监测仪显示各项参数值,舱内仪表显示PM2.5的浓度。
爬楼神器,一种代步器,是专为没有电梯的老楼研发的一种智能科技产品。通常安装在楼梯扶手一侧,不涉及水电气等线路改造和土建。它采用分段接力式运行,每层安装两部代步器。运行速度只有每秒0.15米至0.2米,保证平稳。考虑到老人起坐困难,采用站立模式。用户在一层刷卡后,站上踏板,扶好楼梯扶手,再按下按钮,代步器就带人自动滑上了楼梯,层层接力,将人安全运送到家。
小爱同学,一款人工智能(AI)音箱,支持语音交互,拥有播放音乐、电台点播、智能家居等功能。使用小爱同学,很多复杂的操作变成了“一句话的事儿”,比如定闹钟、汇率换算、模仿打雷的声音等。小爱同学能快速启用手机垃圾清理、游戏加速等功能;可以查询限行限号信息,知道怎么去你想去的地方,走哪条路最近,怎么走不堵车;能直接打开、关闭或者下载安装你想要的 APP,尤其对不常用的 APP,“一句话的事儿”非常高效。
VR滑雪游戏,利用一部3D摄像头进行人体骨架信息采集,实现体感交互。它无须佩戴 VR眼镜,也没有任何装备。其核心技术用3D骨架算法,就是基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场景中所有人物的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其肢体关节点进行识别和跟踪。这个游戏不只是滑雪项目,基于这一算法实现的体感交互还能开发很多款游戏,包括乒乓球、游泳等项目。
(根据《科学大众》《科学之友》《科学世界》等期刊资料编辑)
(1)在第一展厅,爸爸妈妈考你:
①表格中 A处有一项内容没有填写,请你补充完整。
A处的内容是 。
②用表格呈现科技成果获奖信息的好处是什么?
(2)到了第三展厅
①你告诉家人,第二、第三展厅文字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有这样的区别:
②你准备给家住老小区五楼的外公推荐爬楼神器,因为它有以下优点
③你提醒奶奶,她对展厅内一款产品的认识有误,有误的一项是
A.氧健康舱能治愈心脑血管疾病,也能改善疲惫、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B.爬楼神器可安装在楼梯扶手旁,安装不涉及水电气等线路改造和土建。
C.小爱同学可以帮助我们查询相关的交通信息,规划出行路径。
D.VR滑雪游戏不要戴 VR眼镜,也没有任何装备,但要采集人体骨架信息。
(3)走出展厅,全家人大发感慨。你将大家的感慨分条陈述如下:(80字左右)
古代小说阅读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瞧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铉、杜慎卿等又走到山顶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金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阔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鸣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一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园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淮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渐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撑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煨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1)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
我最想到 去玩,因为 。
(2)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
(3)小明在阅读中疑惑:“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
(4)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诗作不超过六行)
(5)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三条)
专题名称: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浓浓的南京味儿,如,鲍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京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专题名称:
报告提纲: ①____
②_____
③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