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辽宁丹东)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在Rt△PMN中,∠MPN90°.
(1)如图1,若点P与点O重合且PM⊥AD、PN⊥AB,分别交AD、AB于点E、F,请直接写出PE与PF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的Rt△PMN绕点O顺时针旋转角度α(0°<α<45°).
①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1)中的结论依然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当∠DOM15°时,连接E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请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
③如图3,旋转后,若Rt△PMN的顶点P在线段OB上移动(不与点O、B重合),当BD3BP时,猜想此时PE与PF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当BDm·BP时,请直接写出PE与PF的数量关系.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解中考体育科目训练情况,某地从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考前体育科目测试,把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级:优秀;级:良好;级:及格;级:不及格,并将测试结果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如果该地参加中考的学生将有4500名,根据测试情况请你估计不及格的人数有多少?
(3)从被抽测的学生中任选一名学生,则这名学生成绩是级的概率是多少?

解不等式组

解方程: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为正整数.
(1)求k的值;
(2)当次方程有一根为零时,直线与关于x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M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MN⊥x轴,交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N,求线段MN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的坐标;
(3)将(2)中的二次函数图象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到x轴上方,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翻折后的图象与原图象x轴上方的部分组成一个“W”形状的新图象,若直线与该新图象恰好有三个公共点,求b的值.

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

(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