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与会代表广泛赞同,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会议宣言提出了尊重基本人权、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等指导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宣言指出:“亚非会议宣布它确信按照这些原则的友好合作对于维持和促进国际和平和安全将会作出有效的贡献,而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将有助于促进大家的共同繁荣和福利。这就是“万隆精神”。
材料二 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开展区域经济大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中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亚非国家广泛支持,已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和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对新中国外交产生了哪些推动作用?(4分。回答2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带一路”的构想与“万隆精神”具有什么一致性?(2分)
材料一: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
(1)材料一的“旧思想”、“ 新思想”分别指什么?
(2)请说出辛亥革命中“国家革新”的最大成就。
材料二:
(3) 如何理解“革命尚未成功”?
(4)从“天下为公”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视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置。”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东北军的命令
材料二:“……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1936年12月蒋介石被迫接受的六项协议(部分)
材料三:近代中国国共两党历经风风雨雨,经过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过程。中国历史在曲折中前进。
(1)对照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蒋介石在对日本侵华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促使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抗战取得胜利的哪些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请再选择一个角度探寻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简述国共两次“合作”的成果以及两次“对抗”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无论是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军事领域,整个世界都处于剧烈震荡之中,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和巨大灾难。归结起来这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被迫卷入世界漩涡之中。虽然身份相同但地位完全不同。
材料二:中日某一历史时期的年代尺
(1)根据材料一,例举20世纪上半期在军事领域,世界剧烈震荡的两个重大事件并分别说说其性质。
(2)结合材料二请从年代尺的①——⑤中任选两个时间点(段),写出其对应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及回答说说作为中国该如何应对挑战?
(9分)近代交通工具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某中学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诚邀你来参加,请回答:
[探究一] 轮船和火车的出现
(1)近代轮船和火车都以什么为动力?它们的出现对世界运输业带来什么影响?
[探究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2)汽车工业最先起步于哪一个国家?为汽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的是哪项发明?
(3)飞机是哪国人发明的?它的发明有什么重要影响?
[探究三] 能源的思考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消耗的能源是煤炭,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量消耗石油,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煤炭和石油储存量日益减少,人类将面临能源枯竭;另一方面能源的消耗又给世界带来了巨大污染,造成环境恶化。请你为解决当今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读右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
材料二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 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
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材料一中的“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指的是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王权,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专政政体?(2分)
(2)材料二中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分别经营哪种经济?历史上将他们之间的战争称为什么?( 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了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实现文明开化,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4)图一中人物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为了扭转战局他对黑人奴隶采取了什么措施?图二是明治天皇,图中他一身戎装表明了他的军国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其改革内容中有何体现?
(5)美国的战争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