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明在传承与交流中发展。
材料一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1)结合所学举出唐朝诗人李白赞美四川的诗作和北宋写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名句的四川词人。如果说楚辞、汉赋和唐诗是贵族文学,那么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属于什么文学?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发现了以人为本、勇于追求、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从《圣经》里找到了早期基督教的理想:人们不分种族、无论贵贱,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2)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3分,不得摘录原文)并概括文艺复兴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
材料三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进入浩瀚的知识海洋;迅速的电子邮件可以把信件在几秒种之内传到千里之外, 并能在屏幕上做长时间的通话,……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归纳当今人类文明传播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国人民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据此请回答: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什么条约的签订?该条约割让了中国的哪块领土?
(2)哪次侵华战争后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你认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请举出两例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救国道路进行的有益的探索?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材料三: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给张学良的密电? 对该事件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后果?(2)与材料二,有重大关系的事件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该事件?
(3)材料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阅读材料后,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虎视何雄哉”与“雄图载诗篇”分别指谁?
(2)某班要举办以“秦皇汉武功过辩论会”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活动内容。
收集资料的途径:
呈现资料的方式:
(3)有人说“秦皇汉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高原上,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农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手工业中冶铁业居于重要地位。
材料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请回答:
(1)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3)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两位将领是谁?结果怎样?
(4)哪一历史事件是汉匈两民族友好交往的佳话?

(1)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