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期,在世界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美三国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
材料三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862年 |
林肯颁布了《 A 》 |
1865年 |
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 |
1879年 |
B 研制成功碳丝灯泡 |
1890年 |
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的产品 |
1894年 |
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
(1)材料一种的“上谕”开启了哪一运动?运动中出现的“新气象”主要有哪些(任举两例)?该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为改变材料二中的状况,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重要意义?
(3)请将材料三中的A、B两个空白处填充弯针。结合年表内容分析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认识。
看下列图表,然后回答问题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
时间 |
标志 |
战线 |
影响 |
原因 |
|
第一次合作 |
北伐战争 |
192~1927 |
1924.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革命统一战线 |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 |
第一次分裂 |
土地革命 |
192~1937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 |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
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 |
第二次合作 |
抗日战争 |
193~1945 |
抗日统一战线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
第二次分裂 |
解放战争 |
194~1949 |
1946.6撕毁“双十协定” |
/ |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
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产生的重大影响。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即可)。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5)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谭嗣同慷慨赴死图
材料三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活动?他们的探索活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谭嗣同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你认为出现“无力回天”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他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简要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4)请简要评价材料四所述的这场运动产生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签订的条约是《 》,该条约让中国失去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阶级开展了一场自救运动。该运动的后期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3)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 》。
(4)材料一、三涉及的两场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溯古代文明】
材料一: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孕育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分别是什么。
【回顾近代文明】
材料三:
(2)材料三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事件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四: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3)结合材料四说说皮洛夫发表的这篇演说的背景是什么?德国所要求的“阳光下的地盘”实际上是指什么?德国外长的这段话,道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请你认真归纳一下好吗?
【思考现代文明】
(4)人类文明诞生后,就开始经受一次次灾难与浩劫。你认为当今世界或未来世界对人类文明构成最大威胁的是什么?试说说你的理由。
【解读大国崛起】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回答,作为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当时的英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何先进之处?
材料二:正如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一样,爱迪生不仅为美国开辟了一块发展的新天地,也寻找到走向强盛的钥匙。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成为电力工业的故乡,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经历南北战争的美国能开始腾飞的时代?
材料三:大约在150多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世纪中期,日本历史上“悲剧和屈服”指的是什么?而日本创造“奇迹和刚强”又起步于什么事件?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觉得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