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2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蒙古灭西夏与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复兴之路》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又是谁?解决“制度问题 ”的文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下面四个观点提供相关的历史事实证明。
跌倒了 ——
转折点 ——
站起来了 ——
富起来了 ——
(3)从美国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说说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材料三: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79年至2000年
全国人大通过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阅读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硝烟慢慢消逝。但世界跨入新的世纪后, 战争依然威胁着人类和平。牢记人类惨痛的历史悲剧,绝不让历史再重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摘自1916年11月罗曼·罗兰《战时日记》
材料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方去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遭受到的哪次战争?材料中“《下关条约》”的签订日本占领了我国哪一领土?
(2)材料二中“这条灾难的道路”是指什么?在这场灾难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一战役?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在这一事件中,中国军民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建立了哪一战线?
(4)为了打败法西斯,世界人民在不同的战场协同作战,请你举出一例说明。

2015年3月15日(星期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民主”一词在两会期间出现频率高达49次。追溯人类历史,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阶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多次胜战;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
材料三:
十八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发动了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思想家们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王朝与天主教会。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实现美好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
(1)西方民主起源于材料一中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民主政治”达到了最高峰。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拿破仑所说“不会被人们忘却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北美爆发了哪一资产阶级革命并成功实践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变成了“世界工厂”。 1850~1870年期间,棉纺工厂从 1900家增至2400家,机械纺锤 3000万锭(比法或美多6倍,比普鲁士多20倍);煤产量从 4900万吨增至11000万吨,生铁产量从 220万吨增至600万吨;贸易总额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春节前后,关于中国赴日游客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的新闻意外地成为热点,甚至引起大家对“世界工厂”为何做不好一个小小马桶盖的反思。有的认为,“中国制造”复制能力强,创新能力弱;有的反驳说这些马桶盖和电饭煲其实都出自中国工厂,“中国制造”的能力并没有那么不堪。
——摘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3月14日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用武力粉碎了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美梦,最早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中国现在也被称为世界工厂。中国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何时建立?
(4)针对中国赴日游客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的新闻,你对“中国制造”有何感想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