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953 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 年工业生产平均 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 18%(英国是 4.1%,美国是 2.8%)。中国用 5 年实现钢产量增长 400 万吨左右(英国用了 24 年,美国用了 15 年)。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 1952年增 长 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 “一天等于 20 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 7 年赶上英国,再加 8 年 或者 10 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 4000 户以上,还有 1 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 1978 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2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和中心。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3 分)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2 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 1953—1978 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线索。(3 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材料二 看下图: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
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的分公司已遍布世界各地。
请回答:(1)图1历史人物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图2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7世纪初起,日本派遣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他们学成归国后创办学馆,积极传播儒家文化,大力倡导中国先进的典章制度,成为推动日本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
材料二:“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材料三: ①二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提出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六十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
②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
③197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概括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
(2)材料三中提到“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请说出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日本是一个擅长学习的国家,它发展历程中的几次飞跃都和虚心学习分不开。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你认为我们应该从日本的发展史中借鉴什么?

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1)为应对材料一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了新政。请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和作用。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和僵化了的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生物工程、电脑、原子弹等。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请你将上述材料中所列的科技成就按类别填入下面相应的横线中。(说明:答错一项或漏答一项均不得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4)前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两个崭新的时代。请按顺序写出这两个时代的名称。
(5)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1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你知道这一技术运用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什么成果吗?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历史证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血与火的灾难。请回答:
(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签订的什么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顶点?它的实质是什么?
(2)忘记历史教训有可能导致和平创伤,甚至于历史悲剧的重演。2014年,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日军在二战中对中国犯下的什么罪行?中国军队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重大胜利的是什么战役?
(3)请任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期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一例史实,并说明其作用。

海洋辽阔无垠,其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航海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书写了航海史上的壮举。请回答:
(1)“昼观日,夜观星,阴晦则观指南针。”这一情景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的航海过程中?1405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这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2)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由大西洋向西航行。这支船队航行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其最重要的科学意义是什么?

(3)“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联接成一个整体。”这是对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首先开始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