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 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选自《黄生借书说》,有删改)
注:①庋(guǐ):放置、保存。 ②素蟫(yín):指书里蠹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子孙弃者无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非独书为/吴广以为
C.非夫人之物而强焉/诸人而后见也 D.姑异日观/以夫观人风者得焉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2)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读完此文,对你读书生活有何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潭中鱼百许头      其境过清
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作者开头说“乐”,为什么最后又写“悄怆幽邃”?

文言文阅读。(8分)
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辄(zhé):总是,就。③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④差(chài):同“瘥”,病愈。
解释下列划线词。
更录唐、宋人诗⑵铨每,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问曰
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出与文中“教之为吟哦声”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无案牍之劳形
C.唐人尚未盛为之 D.能以径寸之木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服衣冠皆于齐
B.又如远甚之怠
C.时时而进又何
D.年之后失,法皆斩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吾妻之我者美:
(2)寡人之耳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翻译:
(2)谤讥于市朝翻译:
结合全文内容填空。(每空限3字)
因为邹忌,齐王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所以齐国“战胜于朝廷”。

文言文阅读(12 分)
苏秦之楚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王乎。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战国策》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见王乎()②不远千里而寡人()
③愿其说()④今令臣玉炊桂()
下列各句与例句“苏秦之楚“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至之市(《郑人买履》)
C.事列神仙之传(《黄鹤楼》) D.久之,目似瞑(《狼》)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阅读课外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曰:“从土里生成。”()②其人执己见()
已而遍问十人()④驴则汝()
翻译句子
请与子以十人为质。
楚人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此人固执己见,难以进步。但是,从这句话中能看出他还有一个优点,请说出这个优点。
楚人因对姜一无所知而闹出笑话,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