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实验中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填写公式) ;
(2)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4)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______________。
(2)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实像基本能成在光屏中心。(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 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物距取三次不同来做了三次实验。与只做一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明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用来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及与亮度关系,各元件都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小黄将各元件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2)电路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观察到时,表明小灯泡正常发光,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电功率的关系,小明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发现第2次实验小灯泡最亮,此时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为___W。
(4) 试计算小灯泡正常发光和最亮这两个状态下的工作电阻,分别为 Ω和 Ω。
小黄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且体积较大的矿石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如图(a)所示,则应将天平右端的
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使横梁平衡为止。
(2)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的砝码和游码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
(3)由于矿石体积较大而放不进量筒,为此他利用一个能放得下矿石的烧杯、量筒、油性笔和足量的水,图所示测量矿石体积步骤,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
(4)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
(5)由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至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量筒、一大块陶泥、足量的水、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他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如图所示。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与大气压无关。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