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回答:
(1)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材料一中图A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图B所指的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D工具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三类生产工具的名称。(1分)
(2) 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哪一时期的文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1分)
(3)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请问哪次改革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土地问题改革是如何规定的?(1分)
(4)根据材料三,秦开创的什么制度成为以后中国三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1分)
2005年3月 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第二条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1)请运用本课的知识说明自古以来“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2)当前“台独分子”鼓吹台湾与大陆是“远亲近邻”的关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台独分子的看法。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1)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6)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据史书记载,苻坚在决定攻打东晋之前,曾声称:“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如果你是前秦政权的一名大臣,你会对苻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建康(今南京市)在两汉时不过是丹阳郡一个小县。孙权开始在这里建石头城,过了二三百年,便成为当时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梁朝时,建康的人口达到一百四五十万,城里有 4个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还有十多个小市。大船、小船,来自数千里外富饶的益州,来自洞庭湖、邵阳湖,来自“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富春江、浦阳江。东晋末年,一次风灾,建康城下停泊的公私船只,受损失的据说多达10 000多艘。
请你结合建康的发展史实,说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请你列举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哪一支在什么时间灭亡了西晋政权?
(3)请你写出西晋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并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4)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分析有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实现了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