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欧美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家研究历史事实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下列能证明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过的最可信材料是( )。
A.报纸《东京日日新闻》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 |
B.文献资料《蒋介石日记》(1915—1949年) |
C.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 |
D.文献资料《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等。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的萌发 |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经世致用思想 |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理学盛行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
A.注重以人为本 | B.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
C.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 D.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 | B.“近代工业的起步” |
C.“实业救国的浪潮” | D.“民族工业的春天” |